关灯
护眼
    王家这边,同样也摆订婚酒,宴请亲友。

    按照习俗,刚定下亲事的王玉燕不能出去见客,要在屋里坐着。

    外面花厅摆了几桌,由王锡爵招待男客;女客在内厅设宴,由朱氏招待。

    听着宾客的祝福和羡慕的语气,王锡爵和朱氏都很高兴,有种摘下悬崖峭壁之花的骄傲。

    王玉燕一个人坐在屋里看书,亲戚家的姐妹们涌进来,笑眯眯地打趣:“不知多少人觊觎的晏郎跟你定了亲,你还坐得住!”

    王玉燕淡定地说:“谁觊觎他?你们先告诉我!”

    姐妹们红了脸,这种事谁也不能承认啊!

    “你别管谁觊觎,反正你是今年全城最让人羡慕的姑娘。”姐妹们理直气壮地说,“你得送我们每人一样礼物,让我们沾沾喜气!”

    王玉燕很大方:“正好我哥哥带回一些小玩意,你们每人挑一件吧!”

    她说着,就让侍女把箱子拖出来。

    姐妹们是开玩笑,见她当真拿礼物,反而不好意思。

    也有脸皮厚的,果真挑了起来。其他人见状,对了对眼神跟着挑选。

    “你见过晏郎吧?他是不是像传闻中一样,是古诗中走出来的翩翩君子?”小姐妹凑近取笑。

    王玉燕垂眸说:“见过一两次,也就是个平平无奇的普通人吧!”

    “平平无奇啊!”小姐妹们挺失望,传言总是夸大,可以理解。

    姐妹们好奇心得到满足,又关心王家的嫁妆准备情况。

    像王家这样的人家,准备嫁妆是很复杂的事。从穿的到用的,新娘子需要的一切都要准备好。

    大致上,可以分为家具木器、被褥床帐、四季衣裳、杯碗盘碟、金属器皿、珠宝首饰等。

    王玉燕大大方方地解说:

    “先请媒人问男方的新房有几间,然后请木匠在家里打全套的家具。我哥哥说,他见过一种能转的椅子很有趣,要请人做。”

    “被褥方面,先做丝绵被。然后派管事到苏北去买棉花,那里的棉花质地好。”

    “瓷器去景德镇定制。先定日常用的杯碟碗盘,还要买几套请客用的古玩盘碗。”

    “金银器皿在杭州定做。我舅舅家有一家铜器行,可以做各种器皿。银器要定‘银台面’,就是一整桌的银质器皿。从筷子到杯盘、碗盏、梳妆用具、花瓶、果盘、装饰品。”

    “竹器去义乌定制。那里的竹器编得精细,最是古朴、高雅,宫里用的也是义乌竹器。”

    “漆器,当然是去福建定制……”

    姐妹们没王家那么豪富的,听的瞠目结舌。

    额滴个乖乖!

    准备嫁妆,就得派出管事全国采购!全部都要最好的!

    王玉燕有一点暗戳戳的炫耀。

    谁叫姐妹们方才酸溜溜地说觊觎晏郎,她就要让她们知道,自己配得上晏郎。

    她的家世背景,是促成这桩婚事的重要因素。

    这没什么不好承认的,婚姻结两姓之好,历来如此。

    听王玉燕说嫁妆,又有人开始打趣,说她婚前就见过晏郎,到成亲时岂不是没有神秘感?

    王锡爵的女儿王焘贞帮姑姑解围:“两家是通家之好,婚前见过很正常嘛!我爹婚前也见过我娘,喊她作‘阿姊’呢!”

    朱氏比王锡爵年纪大。

    王锡爵和朱氏是模范夫妻,其他人顺着王焘贞的话转移话题。

    ……到底是找年纪比自己小的,还是年纪比自己大的好?

    王玉燕暗暗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