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大明禁海那些年,海商没有官军护航,出海之后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所以大海商也要有自己的武力,比如包养一些海盗。

    余姚谢氏:……又是说我?史书记载得那么野?诽谤啊!

    开海之后,江南的纺织、运输、贸易迅速发展,影响到成千上万百姓的生计。

    《盗帅夜留香》的故事,也通过说书人的口,传播到海内外。

    大海之上,船员们闲着无事,凑在一起说这个故事。

    “这个盗帅,就是昔日五峰船主汪直?大战倭女七天七夜,讲的是汪船主跟种子岛时尧妹妹的故事;周旋于盗帅和红毛番之间的,是八板清定的漂亮女儿!”熟悉的倭国的船员说得头头是道。

    谢秉忠凑过来,迟疑地问:“这是最新的版本吗?我以前在扬州听的,好像不是这样。”

    “那是旧版的,现在有新的。高邮说书人老山每天更新!我们船上都带了一些书,其中就有《盗帅夜留香》,要卖到倭国去。”黎大解释。

    派儒士去弘扬教化没定下来,他们也可以卖书。

    倭国从唐宋时就喜欢进口书籍,儒家典籍和佛经,都有市场。阳明心学也传到倭国,受到贵族的追捧。

    听着众人的议论,努尔哈赤怀疑倭奴不懂装懂。

    猴子能读得懂圣贤书?

    “不过我们这次带的书,主要是各种小说话本,《盗帅夜留香》、《金瓶梅》、《水浒传》什么的。”黎大说。

    努尔哈赤连忙问:“《三国演义》有没有?”

    “没有!那种兵书,怎么可以传给外人。”

    努尔哈赤松了口气,又暗暗得意……我在国子监读过《三国演义》,可见我是大明内人。

    ……

    晏珣带着人去余姚看谢家办的水泥厂。

    水泥这种东西,知道配方都还不行,生产秘诀在于原材料的精确配比和烧制温度。

    其中一项做得不好,水泥的质量都不行,甚至盖的建筑物会自动开裂倒塌。

    另一个时空,直到十九世纪中期,西方人在不断的失败中摸索经验,找到最合适的温度和配比。

    晏珣能够知道秘方,得感谢中二时期学的穿越时空必备技能。

    肥皂、水泥、蜂窝煤、土法炼钢……

    谢家提供场地、石山、工人,具体怎么生产,还得晏珣来指导。

    陪同晏珣过来的,除了谢家的人,还有无锡华家的华叔阳。

    对于晏珣肯传授水泥生产秘诀,两家都恍恍惚惚……不用派商业探子潜伏,也不用美人计,这么轻易就得到秘方?

    要不还是派个美人过去,这秘方拿着才踏实。

    晏郎该不会有阴谋吧?

    晏珣没有阴谋。

    他有一个要求,建城墙、修河、修路、港口码头等政府工程需要购买水泥,厂家以成本价提供。

    谢家和华家都没有意见。

    成本价?

    就算我们按成本价,经手的官吏都要往上抬价!不抬价,怎么往上头报账,怎么吃回扣?

    晏大人没当过地方主官,不知道其中猫腻啊!

    其实晏珣知道。

    但潜规则是自古以来有的,他只能定下一个规矩,若是海瑞那样的官员来采购,起码可以压价。

    “从火焰的颜色可以判断温度,你们若是炼过丹药,就知道不同颜色的火焰火力不一样。每一个生产步骤,对火焰颜色的要求不同,这就是最大的秘诀……”

    在小屋子里,晏珣分享着生产秘诀,谢家和华家的人认真记下。

    “水泥的秘方要对洋人保密。至少在基建上,我们可以继续领先两百年。”晏珣神色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