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三娘子从鞑靼半自愿投奔到大明,激动兴奋之中,在蓟州生下一个儿子。

    陪在她身边的是前夫兼表哥把汗那吉。

    把汗那吉跟三娘子自幼相识、感情很不错,所以在俺答抢走三娘子之后,他才会愤怒得投奔大明。

    现在,他接生了叔叔兼……??

    关系太复杂,不是他的脑子应该思考的。

    三娘子真心希望促成封贡和互市。

    她说:“光是进贡,并不能解决蒙古的需求。最好是在边境开榷场互市,何必为了抢个铁锅把命丢掉。”

    作为一个十八岁的蒙古女子,她这番见识超出很多人。

    因为笃定封贡互市能成,虽然人在大明,她的心情很平静。

    而对大明来说,现在也是和谈的好时机。

    去年的石州大捷打出了明军的士气。

    边疆有谭纶、戚继光、王崇古这群猛人,鞑靼不敢硬抢,就不得不老老实实做生意。

    朝廷传来命令,先完成板升人南归。封贡互市,下一步再说。

    旨意迅速传遍整个板升地区。

    陆绎调动潜伏的锦衣卫线人宣传:“蒙古人这几年不讲武德,连我们板升人都抢。在蒙古过不下去,不如回汉地。”

    “可是……回去不是会被斩首吗?”

    “圣旨说了,只追究那二十个通缉犯,其他一律不追究。今年南归的,全部发放土地、种子。率领部落归附者,赐百户军职。”

    好处不是很多,反而打消板升人的怀疑。

    要是朝廷吹得天花乱坠,他们就要担心是不是把人骗过去杀掉。

    “蒙古人会允许我们带着部落、牛羊南归?他们不会阻拦?”有人顾虑。

    “不会……因为俺答的孙子把汗那吉和王妃三娘子都投明了!”

    大明不好,蒙古高层能投明?

    想一想这几年被不讲武德的蒙古人打劫,留在蒙古的好处越来越少,很多板升人动心。

    回去再说?

    要是觉得在大明不好,再跑出来。

    第一批南归的板升人,都是有一定实力、胆子大的。

    大明没有让他们在边疆择地而居,而是买下他们的牛羊,把人送往云贵。

    板升人立刻哗然,说大明朝廷也不讲武德、哄骗他们。

    “你们这样做,不怕其他板升人不肯再回来吗?”有人叫嚣。

    王崇古和谭纶发话:“大明和鞑靼已经达成协议,今后蒙古人用不上你们!陛下让你们去云贵,按照军户安置,是给你们一条活路!

    朝廷对你们仁至义尽!不想回来的就留在蒙古等死!做汉奸还有功?等着封赏?”

    蒙古不再需要板升人做奸细和带路党,就能随意抢劫!

    板升人南归是因为在蒙古的日子不好过,不是因为爱国!

    第一批人派出代表,了解去云贵军屯的待遇,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

    大明开国至今,一批又一批人去到云贵军屯,在当地开枝散叶。

    能够叛逃到蒙古,为什么不能去云贵从头开始?

    代表有没有被收买?天知地知半仙知。

    板升人南归的事顺利进行,俺答派人来质问:“你们要叛民南归,我没有阻止。那么,你们什么时候把我的孙子和王妃还回来?”

    “随时都可以。并不是我们把人掳走,是他们自愿来大明生活。”晏鹤年回复。

    俺答使者:“那我现在就把人带走!”

    晏鹤年说:“他们不愿意走啊!三娘子刚生完孩子,还想带着孩子去京城见识一下。”

    “出家人不打诳语!”俺答使者冒出一句。

    晏鹤年:……

    在得知三娘子和把汗那吉的实力后,晏鹤年不急着放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