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张居正走后,晏珣好半晌没有说话。

    神色变来变去,像川剧变脸似的。

    晏鹤年关心地问:“你在想什么?”

    晏珣唉声叹气:“我不知道我插手这件事对不对,或者说,如果我什么都不做,按照历史上的发展,会不会更好?”

    “历史怎么样?”晏鹤年笑着问。

    晏珣迟疑地说:“虽然具体哪年哪月发生哪件事记不清,但隆庆皇帝的三把火——京察、开海、整顿军队,都干得漂亮,为隆万中兴打下基础。”

    晏鹤年起了兴趣,端正姿势:“我们来分析分析,怎么查漏补缺,帮皇帝把事情办得更漂亮。”

    “爹,到底我是穿越的,还是你是穿越的?”晏珣试探着问。

    晏鹤年摸摸胡子,一脸高深莫测:“我根据你说的事情,再结合现实推断分析。这是半仙的自我修养,扶乩请神、算命测字,核心都是这一套。”

    晏珣“啧啧”两声,爹可真是三句不离本行。

    搞清楚啊!

    你已经不是半仙,你是未来的晏阁老!

    父子俩分析新帝三把火,他们要怎么添柴加薪。

    那么,历史上的隆庆皇帝,这三把火烧得怎么样呢?

    第一把火,京察。因为高拱和徐阶的斗争,成为排除异己的手段。

    结果是,隆庆元年,高拱被言官们群殴到“病退”,流下复杂的泪水告别皇帝、慌不迭地卷包袱跑回老家、等待东山再起。

    徐阶也没赢。因为群殴高拱,他的人马全部暴露在隆庆面前,当时“人颇以阶为甚”。

    紧接着,徐阶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手下被一个个收拾。到了隆庆二年,他完全被架空,憋屈地认命辞职回家。

    察完京官察地方官,第三年再复察京官,第四年又单独察言官……几轮大扫荡,隆庆整顿吏治的手段比朱元璋还强硬。

    仅仅隆庆二年,就有一千六百多名官员被罢免法办。

    正德、嘉靖两朝愈演愈烈的吏治腐败,被隆庆借力打力、不动声色地遏制,为后来的隆万中兴打下基础。

    隆庆皇帝还搞钓鱼执法,先喊:“朕穷啊,朝廷没钱啊!”

    有个拍马屁的大聪明建议:“日后地方官进京汇报工作,要给朝廷交钱。陛下您就不用愁了。”

    隆庆等的就是这种生财有道之人,立即把这人革职、彻查歪风邪气。

    拍马屁的被革职,成为官场笑话。也让所有人知道,好脾气的皇帝不好惹!

    晏珣跟老爹嘀嘀咕咕:“后人评价隆庆‘知人善任,外柔内刚’,帝王手段博采众家之长。上天本来给了大明中兴的机会,可惜……”

    可惜隆庆突然驾崩。

    壮志未酬身先死,隆庆只能把大明帝国的未来交给年幼的朱翊钧。

    后来张居正虽然继承隆庆变法强国的事业,但张居正毕竟不是皇帝。

    名不正则言不顺,又为后来君臣反目、群臣党争埋下隐患。

    对晏珣来说,“隆庆皇帝”不仅仅是史书里冷冰冰的记载,而是一个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人。

    会跟他蹲在一起吃馒头,一起唠叨八卦、一起做实验……这样的隆庆皇帝,是他的小伙伴,比史书上的更好!

    他期待地看着父亲:“爹,咱们能不能让隆庆皇帝活久一点?”

    有人分析,隆庆天生体弱,是因为嘉靖皇帝磕药,那啥的质量不行,后遗症落在皇子们身上。

    如果是这样,可不好办啊!

    晏珣操心小伙伴的身体,额头上多了一条皱纹。

    晏鹤年安慰:“你不是一直在努力吗?李时珍说,陛下现在的身体比前些年好很多。心情舒畅,身体就能慢慢好转。如果不出意外,我们可以改变历史。”

    不得不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