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晏珣寄给家里的特产终于到了,民信局挺守时讲信用。

    晏鹤年得知消息早早回家,和家人一起拆礼物。

    “最大的这一包是什么?阿胶……签子上写着,送给温柔美丽善良的阿娘。”

    晏鹤年嘀咕一声“马屁精”,把大包裹交给王徽。

    买这么多阿胶,以小珣珣守财奴的秉性来说,就是沉甸甸孝心。

    下一包是麻渠大糖,附着一首童谣“大糖,大糖,馋得孩子直叫娘。娘不买,奶奶买,奶奶买的真好逮。”

    给常欢的儿子秋生的。

    ……天天哄小皇孙,晏珣还记得自家有个小侄儿。

    常欢和罗娇娇眉开眼笑,吃了珣哥买的糖,秋生也做探花郎。

    阿豹忐忑不安,搓着手紧张地说:“哪份单独给我?按理来说我比常欢亲。”

    晏鹤年:……我都没说什么!

    后面一大包杂七杂八的东西就是给他们的。

    什么历城核桃、大明湖藕粉、趵突泉清酒、海参鲍鱼干……木鱼石茶具、黑陶酒壶,最后是一封长长的信。

    “京城什么买不到,还要从山东寄回来,白白给民信局的‘酒力’。”晏鹤年口不对心地抱怨,乐呵呵地分东西。

    木鱼石茶具就是单独给他的,签子上说泡茶可以析出什么元素,延年益寿。

    啧,有一份专门注明给阮瑛;有两份注明给李开先和袁炜。

    袁阁老因病致仕,准备启程回家乡,晏珣的礼物寄来得正是时候。

    家人和师长面面俱到,真是很有心。

    只有角落里的晏松年小声抱怨:“怎么没有写明哪份给我?难道我不是长辈?”

    晏鹤年没好气地说:“你能跟我分东西已经不错!我先去看信,你们收拾一下,不耐放的先吃掉。”

    “好!”王徽喜滋滋地答应。

    全家人的礼物,就数她的份量最大!

    如此孝顺的好大儿,自己生都不一定生得出来!

    白捡的孝顺探花郎儿子,全京城的官宦女眷都夸她好命。

    晏鹤年慢悠悠地转过回廊,步伐突然加速,像兔子一样跑到书房里。

    能通过民信局寄回来的信不会有什么秘密,但晏鹤年能够从字里行间想象到儿子写信时的神情。

    “口吻这么轻松,一路上过得不错啊?还赢了陆绎不少钱,难怪舍得买这么多东西。”晏鹤年笑着自言自语。

    仿佛看到晏珣骄傲地摇着尾巴说:“花隔壁老陆家的钱不心疼!”

    为了晏珣的安全,晏鹤年用神棍手段把蓝道行塞进去;皇帝又很贴心地把小皇孙塞进队伍。

    朱家气数未尽,有朱翊钧的龙气压着,晏珣的灵魄不会出窍。

    只是朱翊钧可能受影响而生病,但度过这一劫,日后会有好处。

    晏鹤年幽幽叹了口气,让皇孙帮小珣镇魂,将来小珣要回报。

    小珣跟皇孙气运相连,就跟大明气运相连。

    “大明亡国之前,小珣不会再有灵魄出窍之忧。振兴大明就必须落在实处,不能随时准备着跑路。”

    晏鹤年不知道这个决定对晏珣是不是最好,凡事有得就有失。

    官方驿传的信速度快,关于朱翊钧在济南生病又痊愈的信,皇帝和裕王都收到。

    裕王此时已经离开西苑大高玄殿回到王府,跟妻妾们小别胜新婚。

    得知儿子生病,他紧张得好半晌没说话,看着朱翊钧的最新画像出神。

    儿行千里父担忧。

    说起来奇怪,以前钧钧在家里,他焦心各种事,常常忽略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