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会试第一场,在二月初九日开始。

    会试工作组包括主考、同考、提调、监试、供给、收掌试卷、弥封、誊录、对读、受卷及巡绰监门、搜检怀挟官等等。

    科举在流程和形式上,尽可能做到公正严肃,为国家选拔真正的有才之士。

    在开始考试前,主考官高拱、副主考胡正蒙带着一众同考官提前入场。

    和高拱相比,副主考胡正蒙没什么名气。

    胡正蒙跟李春芳、张居正是同科。

    那一科,道士李春芳是状元,张居正二甲第九名,胡正蒙是探花。

    但是李春芳、张居正在官场风生水起……

    胡正蒙一直在翰林院熬资历,目前还协助张居正重录《永乐大典》。

    同考官中,熟面孔除了余有丁、张四维,还有申时行、王锡爵,以及跟晏珣有些拐弯抹角关系的陈谨。

    申时行是《尚书》同考官、王锡爵是《春秋》同考官;

    陈谨是考生人数最多的《诗经》同考官。

    他是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状元,此前在南京国子监任司业。

    这一届的考官和以往一样,汇聚状元、榜眼、探花,没有辱没考生们。

    据晏珣的好友汪德渊吹嘘,司业陈谨夸奖汪公子是南监数一数二的人才,简称“南监首席”。

    因为汪公子在京城颇有名声,这个传言很多人都听过。

    于是在贡院前,晏珣、王锡爵、余有丁……甚至高拱,看陈谨的目光都很微妙。

    已知汪德渊的老师李开先擅长戏曲、喜好客串老旦,那么陈谨肯定也有些奇奇怪怪的才能!

    陈谨:……?

    咳咳,干正事要紧。

    高拱和胡正蒙带领同考官对着圣人像发誓:必定遵从公义本心、公正取士、回报天子所托,有违此誓,必遭神明报应。

    这是历来的规矩,叫作“戒誓”。

    庄重而神圣的誓言,很灵的!

    上一科有个《易经》同考官叫徐耀文,就是因为评卷不公,半夜遭遇鬼打墙。

    诸位怕不怕?

    晏珣庄严地发誓,然后就被锁进冰冷的贡院。

    先唱一首《铁窗泪》~~

    裕王府的小圣孙朱翊钧实岁一岁半,能认人、会说一些简单的词,其中包括“珣珣”。

    珣珣最好看,还会叨叨叨讲故事、送好多玩具,耐心陪他玩。

    这一日,朱翊钧在院子里到处转,不停地喊:“珣珣,珣珣。”

    刚被皇帝派来照顾小圣孙的太监冯保紧紧追着哄:“小世子,晏编修去做同考官,要等评卷结束、填榜之后才能出来。”

    这句话太长,朱翊钧听不懂,还是找“珣珣”。

    冯保无奈,找出晏珣送的各种玩具哄朱翊钧。

    唉!

    平日晏编修也不是日日都来,明明是他陪伴小世子比较多。

    怎么晏编修几日不来,小世子就闹腾着找人。长得没有晏珣好,也不是他的错啊!

    ……

    贡院中,晏珣连打几个喷嚏。

    乖乖哩个咚,该不会着凉吧?

    这年头,风寒感冒也是会死人的!

    会试开始之前,众考官被锁进贡院与外界隔绝后,才开始确定考题。

    第一场四书五经八股文,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