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晏珣的朋友中,王锡爵已经是富家公子,但是跟张四维一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人家的爹是大晋商!

    晏珣拼爹拼输了?

    外面还在下雪,晏鹤年打着一把伞出门。

    晏珣追到书房门口:“爹,你去哪里玩?不带我?”

    “请张四维洗脚脚!小孩子凑什么热闹!”晏鹤年抛下一句。

    以前没有交情,洗两次脚脚不就有了?

    “你不用跟阿娘交代一声?”

    “洗脚交代什么!”晏鹤年说着走远。

    晏珣耸耸肩膀,爹有些不自觉啊!

    有媳妇的人,洗脚脚怎么可以不交代?

    除非带上好大儿啊!

    太白楼虽然不提供特殊服务,但可以请人唱小曲儿捏脚……捏着捏着,也可以捏到帘子胡同。

    别问他怎么知道。

    他年年收阿娘的大红包,理应帮忙看着点~~

    嘉靖四十四会试主考官人选,徐阶举荐高拱,皇帝很快批准。

    这一任命,在如日中天的徐阶看来,是他提拔高拱。

    高拱不领情,认为徐阶这是顺水人情。

    皇帝现在越发看重裕王,默默帮裕王铺路……身为裕王的老师,高拱原本就是这一科会试主考官的第一人选。

    有没有徐阶举荐都一样!

    主考官没什么悬念。

    同考官由翰林院和六科、六部选拔推荐,京城里上演一出八仙过海。

    会试之前,翰林院要进行庶吉士“散馆”。留任的称为“留馆”,其他人根据成绩“授职”。

    王锡爵、余有丁、戚元佐等,都希望选为会试同考官,有助于留馆。

    “同考官”就像一块肉骨头,吸引得一群“大老爷”不顾斯文,撸起袖子互相撕咬。

    其中余有丁最淡定:……你们随便打,反正我的名额是内定的。

    余有丁跟高拱的关系,类似晏珣跟李开先。高拱是主考官,余有丁占据一个同考官名额,一点也不过分。

    用人唯亲?

    咳咳,不“用人唯亲”,难道用人唯疏?

    因为余有丁也是《易经》一房,他内定一个名额,其他人竞争压力更大。

    张四维见势不妙,剑走偏锋给李妃的父亲李伟送钱,走裕王的门路。

    李伟缺钱,张四维正好有的是钱。

    会试同考官有多重要?

    ……另一个时空。余有丁很佩服归有光,曾想拜归有光为老师。归有光屡败屡战,直到嘉靖四十四年会试,同考官之一是余有丁!

    虽然会试要糊名、誊抄,余有丁还是轻易认出归有光的文章,郑重地荐给主考官高拱。

    科举尽可能的程序公正,一些潜规则还是无法避免,早已名满天下归有光终于榜上有名。

    ……

    现在,归有光给晏珣做幕僚,跟翰林一起修《承天大志》。余有丁要认出归有光的文章,一点难度都没有。

    年底,京城已经有不少举子赶到,官宦人家更是各显神通将子弟的文章送到同考官手中。

    不就是打着“熟悉熟悉”的主意?

    晏珣对老爹很有信心,没有着急将徐渭的文章送给余有丁,谁知意外发生。

    他自己被选为《礼记》同考官。

    “我?为什么是我?”晏珣惊呆了。

    有爹在,凭什么让他干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