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胡宗宪的人生,原本会随着严世蕃的覆灭而走向末路。

    历史上,革职居家养老的胡宗宪,大黑锅从天而降。

    御史查抄严世蕃及其党羽,意外发现胡宗宪写的信,信中有自拟圣旨一道。

    胡宗宪被押赴京城。

    在狱中,他写下一万字的《辩诬疏》,皇帝迟迟没有回应。

    胡宗宪越想越绝望,写下“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一诗,自杀身亡。

    一代抗倭名臣的人生,在此画上句号。然而隆庆六年,朝廷为其平反。

    那封信的真实性,蒙上一层迷雾。

    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

    像胡宗宪这种曾经运筹帷幄的人,但凡有一丝活路,绝不会甘愿赴死。

    他提前得到晏鹤年的示警,知道严世蕃一直握着他的把柄,果断把水搅浑。

    钱被倭寇搬走了,出海追赃吧!

    只要皇帝认为他还有用,他就可以不死。

    他最大的用处,当然是——抗倭!

    御史和锦衣卫回京复命:“查抄严府及其党羽,共抄出白银二百零五万五千余两、黄金三万多两,其他古玩珍宝家具器皿待估值。”

    虽然比预想中少,这个金额已是骇人听闻。

    如果不算实物,只从货币来说,大明平均年度财政收入约为三百万白银。

    这是大明!全天下最强大的国家!

    严世蕃一人顶一国财政收入,说是“富可敌国”毫不夸张。

    “该死!真该死啊!”京中小官们议论纷纷,“我们连俸禄都发不出,朝廷养出这种大蛀虫!”

    是谁把严世蕃养得这么肥的?

    假如一年宰一头肥羊,朝廷岂不是年年都不缺钱?

    噫?!

    徐阶:……

    不管怎么说,这个金额足以向皇帝和文武百官交代。

    西苑万寿宫。

    皇帝看着五色玻璃窗折射出的斑斓光线,问:“你们几个算了这么多天的账,跟他们上报的可对得上?”

    眼前的是黄锦、陈洪和阮瑛等大太监。

    曾有人说,大明真正的户部是司礼监。

    太监们每天都在打算盘,算计国家一年的收入和支出。

    黄锦回答:“我们认为严世蕃不应该只有这些钱,至少还有一半的钱不知所踪。”

    已经是保守的计算。

    皇帝脸色冷峻:“钱到哪里去了?你们没有盯着?”

    黄锦小心翼翼地说:“锦衣卫和御史第一时间赶到江西,发现那里盗匪横行。严世蕃藏匿勇士四千余人,他一出事,这些亡命之徒必然黑吃黑。”

    皇帝凝眉思索一会儿,“四千多人的踪迹呢?”

    “禀陛下,四千多人因分赃不匀而内讧,以致江西民乱四起。为此,江西巡抚衙门恳请免除受影响的乡镇三年税赋,给百姓救助。”

    前后因果都对得上。

    皇帝点点头,忽然问:“赵贞吉有没有少报严府的财产?”

    他现在看谁都可疑。

    除了日常轮值诰敕房、陪皇帝修仙的晏鹤年,其他都不是好人。

    连徐阶都有中饱私囊的嫌疑。

    黄锦诧异地说:“奴婢不曾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