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严世蕃回来了。

    他当初“流放”的时候,没人想过他还会回来;可他真的回来,人们又觉得理当如此。

    执掌内阁二十年的严嵩,哪能一朝倒台?

    严世蕃从前也是皇帝的贴心小阁老。

    更滑稽的是,严世蕃名义上关押进诏狱,却还有人身自由。

    他甚至可以跟党羽通气对口供:

    贪污受贿、迫害忠良一概罪名尽管认!因为是陛下允许的!

    这是严党过去屡试不爽的招数……皇帝默许的事,骂严党就是骂皇帝。

    刑部尚书黄光升、左都御史张永明、大理寺卿张守直负责严世蕃的案子,都觉得棘手。

    贪污受贿和迫害忠良,先前严世蕃就是因这两项罪名流放充军的。

    一个案子审两次?

    顶多就是加上一项擅自逃离流放地、蔑视王法,但这又是皇帝默许的。

    “林润的奏疏说‘道路皆言’,这不就是道听途说?连个确凿人证都没有,怎么定罪?”

    三位主审官碰头商议,嘀咕林润不会办案……这一次必须寻到确凿证据再拟订罪名,不能让严世蕃再翻身。

    否则,他们这些得罪过严世蕃的人,将来一定没有好下场。

    …………

    晏珣和翰林院的同僚一样,冲一壶茶坐在一起交流消息。

    “严世蕃在诏狱跟自己家似的,陛下居然不在意?”

    “听闻陛下龙体微恙,裕王大过年的就派人下徽州,请前太医院正李时珍赶回京城。”

    申时行问:“晏编修,李时珍住在你家隔壁,他回来没有?”

    晏珣摇头:“没见到人,大概还要几天。”

    众人顺口夸裕王孝顺,其实不怎么关心皇帝的龙体……

    神仙怎么会生病?

    今年已经是嘉靖四十三年,说不定还有四十三年。

    晏珣听着众人的议论,也在想……严世蕃的罪名,最重的是哪一条呢?

    翰林们总结:“应该是兵部员外郎杨继盛案和锦衣卫经历沈炼案。当初,严世蕃把他俩的名字夹在死刑犯名单中,蒙蔽陛下批准。这件冤案是公认的,陛下后来也骂过严世蕃。”

    真的是这样吗?

    晏珣微微皱眉,没有附和。

    最近去大正有德喝茶、太白楼洗脚脚都能听到这种论调,显然是有人带节奏。

    这两个地方,可都是皇家的产业。

    锦衣卫或者东厂,有人暗暗帮助严世蕃?

    皇帝的态度暧昧不明,病得很是时候。

    这样汹涌沸腾的气氛,谁都没心思干正事。

    修书什么的,长命功夫长命做。

    晏珣下衙门回家时,发现邻居李时珍门口停着一辆马车。

    他停住脚步,上前问车夫:“是不是李大夫回来了?咱们做邻居的,该送两样菜过来接风,也是街坊之谊。”

    车夫摇摇头:“一位老爷在城门处雇我过来的,他一会儿还要走,让我在这里等着。”

    晏珣更觉好奇,满京城都知道李时珍不在家,谁会来做客?

    他让小四带着自己的笔墨匣子先回家,自己站在家门口观望。

    吃瓜群众,就是这么坦荡荡。

    神棍儿子的自我修养,关注身边一切风吹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