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黎大郎挑着行李跟在晏鹤年身后,往村里走了没多远,就见一群人扶老携幼地出来。

    他震惊感慨:“晏哥哥,还得是你啊!连长辈们都出来迎接你!”

    可见,晏哥哥就是双河村的希望。

    晏鹤年:“……受宠若惊。”

    他也万万没想到,时隔多年,自己居然那么受族亲欢迎。

    因为他当年一系列丝滑的骚操作,惹恼了不少占不到便宜的族人。

    不想时过境迁,岁月消磨了种种不平,乡亲们只记得他的好……方才那兔崽子不懂事,毕竟是孩子。

    感叹中,双方近距离会师。

    双河村一大群老人孩子围着晏鹤年父子上下打量,有人张望箩筐里的祭品,有人盯着晏珣看,还伸手在他面前摇晃。

    傻不傻?

    你傻不傻?

    ……辣妈妈妈的!在这耍猴呢?

    晏珣心中暗骂,大声说:“爹!咱们回家了吗?这些人都是谁啊?怎么闹哄哄的!”

    哟?

    说话阴阳怪气的,不傻?

    闹哄哄的人群顿时一静。

    片刻之后又七嘴八舌:“老六!小珣的病真的好了?都是祖宗保佑啊!”

    “这是回来上坟吧?祭品真丰富,难怪老四说你发财了!”

    “当初你说莫欺少年穷,发达了再回乡!这是宰了哪个冤大头?”

    “嘿嘿,老四的屁股,到底是县太爷打的,还是猫打的?”

    “他媳妇说他回来两天都下不了床,嚷着屁股疼,每顿吃两个鸭蛋!”

    亲戚们热情地问东问西,晏珣上辈子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就连见惯大风大浪的艄公黎大郎都有些懵,觉得自己快被唾沫淹死。

    ……乖乖!这个热情只有晏哥哥才受得了!

    晏鹤年:……他错了,乡亲们还是老样子!

    他淡定地将儿子挡在身后,快步往自家老宅走去,嘴里选择性地回答各种问题。

    这些人要说多大恶意吧,也不至于。

    就是人心不齐,有些是刀子嘴豆腐心,有些是恨人有笑人无。

    带儿子回来,就得面对这样的场面……这也是他宁愿在城里安家的原因,耳根清净!

    晏鹤年的旧宅是他父亲建的。

    走近就看见高高的粉墙,墙根下一圈五颜六色的凤仙花如火如荼,看气象就知道是村里的富裕人家。

    难怪晏老四为了这套宅子,抱怨了那么多年。

    一个面容苍老的妇人匆匆出来,湿漉漉的双手往衣服上擦了擦,局促地笑:“是六弟和小珣回来了!我刚在地里摘桑叶,听到消息赶回来……快进屋坐,我去冲两碗炒米!”

    乡亲们又开始看热闹。

    嘿嘿,晏老六回来了,会收回房子吗?

    阿桂嫂孤儿寡母一大家子的,老房子在水灾中冲垮,又能搬到哪里去?

    晏鹤年无视各种看热闹的眼神,温和地说:“嫂子不用忙!我这就去上坟,让虎头带一把铁楸,跟我们一块去吧!”

    虎头是阿桂嫂的独子。

    阿桂嫂不仅养大自己的孩子,还拉扯着三个因水灾失去爹娘的侄子侄女。

    她的品行得到全村人认可,因此晏鹤年把房子给她,其他人眼红也不敢怎么样。

    阿桂嫂说:“虎头带着弟妹在地里干活,我已经让隔壁小孩儿去喊他了!清明刚扫了墓,后山的杂草和荆棘都清理干净,路好走呢!”

    晏鹤年感激地拱手:“这些年多谢嫂子帮我们祭扫。我带小珣回来住几天,过完端午节就回城。小珣,向你三伯娘道谢!”

    晏珣真诚地躬身道谢。

    古人重祭祀,于情于理都得重谢。

    阿桂嫂赶紧扶着晏珣,眉开眼笑:“都是一家人,扫墓不是应该的?小珣这孩子真乖!六弟,小珣长大成人、是个聪明孩子,你苦尽甘来了!”

    从村头一路走回家,终于听到这句暖心的话,晏鹤年“嗯”了一声,眼圈有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