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徐渭目前所在地是皇庄,除非特别小心隐瞒消息,否则这里的事情瞒不过东厂。

    黄锦知道后,把晏珣的面起死回生一事,当异闻告诉皇帝。

    皇帝心情有点微妙。

    晏鹤年只有一个儿子,都能享受儿子孝顺。他有两个长大成人的儿子,却……

    不久之后,裕王收到宫里的暗示,学一学晏珣,给皇帝送心意。

    ??

    学晏珣?拉面?

    他敢送,父皇也不见得敢吃啊!

    裕王找来晏珣,哀怨地说:“我不是也要学拉面吧?实不相瞒,我不擅长厨艺。”

    “那殿下就做自己擅长的。”

    裕王可疑地沉默。

    和多才多艺的晏家父子比起来,他好像说不上擅长什么。

    比较起来,他最擅长鉴赏春宫图。

    ……野史传闻,隆庆皇帝曾让景德镇官窑烧制一套让人看得流鼻血的春宫图瓷器。

    “殿下亲手抄一幅《道德经》?”晏珣贴心建议。

    裕王微微皱眉:“似乎不够份量。若说刺破手指写血经,也不太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

    两人商量好一会儿,没有十全十美的好方法。

    最后是李妃得到消息,给出建议……亲自给皇帝做一身道袍,绣满道德经。

    这样既合皇帝喜好,又体现儿子儿媳的孝道。

    李妃很会做人,拉上裕王正妃陈氏一起缝制道袍。

    一传十十传百,全城的好大儿们都被裹挟着进行孝道大比拼。

    卷起来!百善孝为先!

    内阁次辅袁炜知道后,看着几个侄子,满脸伤心:“我没有儿子……”

    侄子们:懂了!懂了!立刻学拉面。

    据说晏珣拉面有特殊功能,不如就去向其请教!

    徐阶幽幽地看着儿孙和弟子们。

    首辅大人儿孙满堂、桃李满天下,还缺人孝顺?

    好学生张居正默默献上新做的润脂膏。

    晏珣将来若能把小圣孙教导成孝敬师长的好学生,劳苦功高。

    想到这里,张居正特意给晏珣也送一份润脂膏。

    京城的冬日寒风凛冽,不好好保养很快变残的。

    晏珣投桃报李,抄一段《汉书·霍光传》给张居正。

    “希望他能明白我的苦心。”晏珣喃喃自语,“到霍光那样的权势地位,要么造反要么死得很惨。”

    晏鹤年笑道:“你也知道这个道理,还口口声声要振兴大明?这条路,注定是荆棘遍地。”

    搞不好就跟张居正做难兄难弟。

    “我不是有退路嘛!”晏珣讨好的看着老爹,“行就行,不行就下南洋种红薯。还不行,你把我的魂魄送回去?”

    晏鹤年含笑摸摸儿子的头,轻声叹道:“儿女都是债。”

    他要更强大,才能做儿子的退路!

    幸好他只有一个孩子,否则一堆债主真的受不了。

    晏珣总疑心老爹想开小号,实际上……晏鹤年很可能只有晏珣这一个孩子。

    所有的爱和期望,都在这个孩子身上。

    道家“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修道一闭,即得长生;人人得闭,人人长生”。

    晏鹤年是众所皆知的活神仙,连蓝道行都甘拜下风。

    得道高人,子嗣上肯定困难。

    晏珣还是他入道之前所育。

    王徽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她只是想嫁给晏六哥而已,子女唯有随缘。

    晏珣这样出色的大孝子,打着灯笼都没处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