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晏鹤年恩准晏松年做鸭。

    还别说,老四做的鸭子羹,配菜随时令,滋味变化无穷、实属一流。

    其他的菜,扬州九丝汤、软兜长鱼、清蒸狮子头,都由晏鹤年主厨,诚意十足。

    以家乡味道拉近主客关系,没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谈。

    晏鹤年和李春芳都是扬州人、状元郎,都曾在茅山学道。

    啧……都是男主配置。

    有嘉靖这样的修仙皇帝,就有状元中的道士,道士中的状元。

    李春芳以前对晏鹤年的道术不在意,卜卦算命解梦是读书人通用技能。

    但这次张三丰传经事件,让他重新认识这个道友。

    饭毕品茗消食,李春芳感慨:“好多年没吃过如此正宗的狮子头,软嫩如豆腐,碗里不见一滴油,鲜美不腻。晏家名士菜,比隔壁的御厨还强一些。”

    晏鹤年被夸得高兴,兴致勃勃分享他的扬州狮子头独门秘方。

    对于做菜的人来说,食客认可自己的厨艺,就是一种享受。

    李春芳让随从记下,又笑道:“我一听张真人传经的细节,就知是晏道友的手段。蓝道行是山东人,擅长扶乩,其他方面可不如我们茅山派。”

    有晏鹤年这样的同门,挺令人骄傲。

    今后就是异父异母师兄弟。

    晏鹤年谦虚:“在下只是略懂……陛下夸蓝道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李春芳说:“你怕被人称道士翰林吗?人家还说我是青词尚书。要说随人说,道术也是真本事。”

    晏鹤年点头称是。

    闲谈之中,李春芳提到一个至交好友,名叫吴承恩,字汝忠。

    老吴在写志怪小说,经常和他书信来往探讨道法。

    《西游记》的故事,早就在民间流传,吴承恩在写一个新的版本。

    “我看过汝忠兄的《西游记》初稿,可谓‘佛皮道骨儒魂’,书中的菩提祖师‘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三教合一的想法,甚合我心。”李春芳侃侃而谈。

    他不仅是道士,还是王阳明的弟子。

    儒道兼修,就差体验一下剃光头做和尚的快乐。

    晏鹤年不仅是状元中的道士,还跟鹭峰禅寺的明彻和尚是莫逆之交,佛道儒三家兼修。

    两人有共同话题,聊得很投入。

    晏珣在一旁旁安安静静地陪客,时不时附和一两句,听到“吴承恩”的名字精神一振。

    他可以不知道裕王的名字,不能不知道吴承恩。

    《西游记》曾经支配他的童年。

    他对这本奇书有很多困惑,想亲自问一问作者……

    真假美猴王事件之后,取经的是悟空还是六耳猕猴?

    红孩儿有三昧真火,罗刹女有芭蕉扇,他们跟太上老君有什么不可说的关系?

    ……

    最后,还想请吴承恩给猴哥一个官配。

    晏珣自己是单身狗,却看不得猴哥孤独一生。

    徐渭静悄悄,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见李春芳没有为难他的意思,他悄悄松了一口气,又觉得自己格格不入。

    在座的都是状元、探花,自己连乡试都没过。

    难道说,中状元得先做道士,再去乡试会试?

    噫!

    今后请叫我“青藤道士”!

    李春芳故意晾着徐渭,架子摆够了,才转头看过来……

    “当初胡汝贞上两篇《进白鹿表》,陛下非常喜欢。听人说,这两篇文章都是你所作。我诚心聘你为幕僚,你不肯来,是不是看不上本官?”

    言下之意,他聘徐渭为幕僚,是给自己代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