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战场的拼杀是生死相搏,朝堂的斗争是无形的刀光剑影。

    赢了名利双收,输了身败名裂。

    戚继光无暇顾及朝廷的斗争,无论谁当首辅,总不能放任倭寇入侵福建。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一切是非功过,留予后人评说。

    收复横屿之后,在宁德城略作休整,戚继光率军向福清进发。

    探子查明,福清境内有倭寇近万人,盘踞城东的上薛、西林、木岭、葛塘……等一带。

    光是一个福清,就有上万倭寇,这还是不是大明的国土?

    细思极恐。

    杨世安禀报:“福清县内最大的倭寇巢穴在牛田,离海近。拿下牛田,就可以切断倭寇后路,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嗯。”戚继光看着地图,微微点头。

    杨世安精通倭奴语言习俗,假扮倭奴打听消息如鱼得水。

    因为比倭奴还像倭奴,戚继光一度怀疑此人是倭寇奸细……

    但这一两年来,杨世安以实际行动证明,打倭寇是他的毕生追求。

    杨世安的姐夫中状元、外甥中探花消息传来,戚继光彻底放心。

    总不能状元和探花也是假的?

    福建的倭寇比浙江的还难打,真倭假倭难辨,要特别提防为倭寇通风报信的奸细……

    戚继光是一个政治敏感度高的人,知道胡宗宪岌岌可危。

    他唯有趁着后方还稳定,速战速决打几场大的胜仗!

    他生来就是打仗的,只有战场才是他的归宿!

    入冬之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京城的又比南方更冷。

    休沐日,勤劳的打工人晏珣带着一小坛加料不加价的酒到裕王府。

    修书重要还是给裕王送酒重要?

    当然是后者,关系到帝国的未来!

    裕王看到酒坛,既兴奋又有些不好意思,问:“又是泡过鹿含草的红酒?”

    “正是。”

    “呃……李妃已经查出有孕,我还要喝?”

    “殿下不止一个妃子。”晏珣一本正经地说,“殿下辛苦一点,都是为了国家的未来。”

    裕王勉强叹道:“既如此,我唯有受一点点累。”

    哎呀呀~~

    不是我好色纵欲,是为了繁衍皇嗣。正人君子晏编修可以作证~~

    晏珣把酒送出去,好奇地问:“这酒喝下去感觉如何?家父说,鹿含草只在大巴山的一个村子才有,在当地两斤干草都能换一头牛。”

    “令尊为我费心。”裕王满口感激,分享心得:“这酒喝下去一口,就感觉有股热气在小腹盘旋,继而向下行气,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你懂的。”

    “呃,略懂。”

    “我练过鏖战之术,配合红酒如虎添翼,又如猛虎下山……”

    裕王越说越兴奋,哈哈大笑:“本王明年下半年喜得麟儿,一定会送你们一份谢礼。”

    在床榻上,他就是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常胜将军!

    如此雄风,全靠晏鹤年!

    “殿下命中有此佳儿,小臣不敢居功。胎教的事,殿下准备得如何?”

    “嗯?”裕王微微诧异。

    他之前得过两个儿子,都没有太在意胎教。

    说来心酸,他自己活得战战兢兢,哪有心思顾及孩儿?

    晏珣瞪大眼睛:“殿下没准备?这可不行!我昨日遇到太岳,跟他商量找人轮流给小殿下胎教。他说读《孟子》,学王道……”

    一说到教育未来皇孙的问题,张居正比他来积极。

    两人一本正经商量胎教读物、启蒙书籍,从三岁到十岁的功课,遇到分歧时更争得面红耳赤。

    裕王:“呃?是不是太早一点?”

    李妃才刚查出有孕,胎儿还没成型呢!

    “不早!咱们要从胚胎卷起!”晏珣撸起袖子,“您接着喝酒耕田播种,同时每天抽空给小殿下念书,先读《诗经》,培养孩子的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