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李开先担心得头顶冒烟,晏珣却淡定地陪裕王磨镜。

    难道他就不担心吗?

    他当然担心。

    他暗暗向晏家列祖列宗祈祷,只有一个心愿:

    保佑官军大捷、真假舅舅平安、黎大叔顺利、曾庆斌和杨仲泽建功立业、汪德渊顺心如意……

    顺便保佑曾庆斌发明更先进的武器,戚继光战无不胜。

    要求有一点点高?

    没事……就要给祖宗一点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

    他知道着急担忧无用,爹说得对,他们有自己要做的事。

    爹去做皇帝的知心仙鹤,晏珣润入细无声地影响裕王。

    他不可能取代高拱在裕王心中的地位,但可以和张居正比一比嘛~~

    高拱、张居正认为晏珣是正人童子,放心他跟裕王接触。

    张居正跟在徐阶身边,谋算严世蕃。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落跑回乡的严世蕃是潜在威胁,必须连根拔起。

    高拱曾经跟徐阶亲密合作,联手扳倒严嵩。

    可是随着徐阶做首辅,高拱的心态发生变化,对徐阶的一些做法渐渐不满。

    徐阶提携高拱,有一种微妙的高高在上。高拱是一个很骄傲的人,并不领情。

    他们之间的矛盾,在未来的某一日一定会爆发。

    所有人似乎都在等待。

    有的在等东南战事的结果,有的在等皇帝飞升……

    就连江西的严世蕃都在等景王翻盘。

    在这种焦灼的等待中,朝廷保持着一种暴风雨前的宁静。

    如此显得酿酒品蟹的晏鹤年、磨镜涂墨镜的晏珣格外潇洒。

    胡宗宪知道有人磨刀霍霍向自己,他沉着冷静,在利刃临头之前打好最后一仗。

    如果一定要获罪,就让自己的罪名轻一点。

    收到朝廷命令后,他派戚继光为上将,率领六千人火速增援福建;

    同时命督府中军都司戴冲霄率领一千六百人协助。

    戚继光一边给福建巡抚游震得送信,一边亲自率领大军由温州乘船到平阳,再走陆路直奔宁德!

    如嘉靖皇帝所说,福建百姓苦不堪言,贼来如梳、兵至如篦。

    即使是大名鼎鼎的戚家军,百姓见到依然惊恐不安,更别提配合官军抗倭。

    戚继光本来想不声不响进入福建,对倭寇进行突袭,眼前这种情况肯定行不通……

    搞不好会有内奸去通风报信。

    “曾庆斌,你带人写安民告示,向百姓宣传我们官军的纪律。”三十多岁的上将戚继光威严下令。

    一身幕僚打扮的曾庆斌迅速领命。

    他是举人,应天府乡试《诗经》魁,写安民告示当然没难度。

    离京的时候,他跟晏珣说,曾家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他一定会做到。

    这些天跟着戚继光增援福建,他看到沿海百姓的惨状,更是坚定决心——

    做出杀伤力最大的火器,送敌人归西!对敌人残忍,就是对自己人仁慈!

    身处军营中,他变得脸黑皮肤糙,偶尔午夜梦回,想念扬州的日子。

    光风霁月的晏珣、穿女装艳压花魁的汪德渊、辈分变来变去的杨仲泽……

    唉,故人分南北,来日再见说不定半生已过。

    戚家军跟福建巡抚游震得在宁德汇合,修整安民之后,迅速进军与横屿隔海相望的章湾。

    因上任宁德县令战死,新县令还在赴任途中,戚继光派曾庆斌留守宁德。

    于是,杨仲泽和汪德渊历经千山万水来到宁德,就被人带到曾庆斌面前。

    曾庆斌:“你们?怎么是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