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其他人刚想围过来,晏鹤年已经拉着晏珣一溜烟跑远。

    前门大街和往日一样熙熙攘攘,傍晚时分更多出来觅食的闲人,和紧张严肃的皇极殿形成鲜明的对比。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对举子来说关乎命运的一日,在寻常百姓眼中不过是再寻常不过的一天。

    父子俩回到扬州会馆,王徽带着常欢、阿豹准备好几样家常菜,考完试先要补充能量。

    中午的馒头和清汤寡水,早已消化干净。

    王徽不急着问丈夫和好大儿考得如何,看他们带着喜气的眉眼,就知道应该不差。

    她是万万想不到,皇帝居然对她的丈夫一眼万年。

    所谓“一见晏郎误终身”,不过如此~~

    “阿娘做的鸭子羹跟爹的一样好吃!”晏珣摸摸肚皮,“再来个流油的咸鸭蛋更下饭。”

    京城什么都好,就是难买到正宗的高邮咸鸭蛋。

    晏鹤年笑着说:“以后要在京里长住,咸菜、咸鸭蛋之类,咱们自家腌制。”

    常欢和阿豹早已按捺不住,身上像爬着虱子一样坐立不安,期期艾艾地问:“六叔、珣哥,你们到底有没有把握?我们全部身家都去下注了!”

    这要是不中,他们连回高邮的路费都没啦~~

    “急什么?过两天不就知道?你们就是沉不住气,不像德渊贤弟……”晏珣说着,诧异地问:“德渊呢?他早上不是还给我们送考?”

    常欢说:“李山长中午到的,暂住友人府上,汪哥得到消息过去侍奉、等候皇帝召见。”

    阿豹补充:“我跟着汪哥一起过去的,李山长脸色不好,看样子汪哥跑不了一顿训斥。”

    李山长来得真及时,晏珣眉开眼笑……

    此刻,他就是一个等待老师表扬的学生。

    不管这一路走来经历过多少个老师,他始终记得侠气护短的李山长。

    那种……“放开我的学生,有种冲我来!”的豪气,哪个学生不感动啊!

    今日天色已晚,想必山长也是舟车劳顿,他们决定休息一晚,第二天再去拜见。

    李开先此时,正在怀疑人生。

    他刚接到皇帝召见通知时又惊又喜,恨不得像李白那样喊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抒发内心的激动。

    下一刻,得知皇帝召见他是因为“琵琶大家”汪德渊。

    李开先懵了。

    说实话,汪德渊的琵琶是汪三老爷汪东篱教的,跟他无关啊!

    他会到汪氏族学任教,是跟汪东篱趣味相投,都喜欢戏曲音乐以及生动有趣的画。

    可是小汪那些奇奇怪怪的爱好,真是家学渊源,与他无关。

    陛下召见会问什么?

    该不会……让他表演老旦的花腔?

    夭寿了!

    想一想就欲哭无泪。

    但看着一脸“快夸我”的孝顺学生汪德渊,李开先批评的话到底没有说出口。

    “你……罢了,我遇到你们这几个学生,也不知是福是祸。”

    汪德渊眨巴着眼睛,天真无邪地说:“福啊!必须是福!过两天放榜,先生就等着做状元之师,被全城的人羡慕。”

    “你还挺会说话。”李开先哭笑不得,“去看看箱子,令堂让我带给你的……料想你不会那么快回家,春衣、夏衣都给你做好带来。”

    “娘亲真是的,京城什么买不到。”汪德渊口不对心地嘀咕,喜滋滋开箱子。

    翻了两下,他就幸福得冒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