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段时日,晏珣作为实习监理,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

    他没有怨言,因为他明白,这是阮瑛给的表现机会。

    进士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

    以后还有漫漫官场之路,有的人青云直上,有的人即使中状元依旧泯然众人。

    有一天两人凑在一起烤火,晏珣随口问阮瑛为什么对他那么好。

    阮瑛漫不经心地说:“我想知道,假如我没有做太监又能走到哪一步。”

    他在晏珣身上看到曾经的自己。

    晏珣垂眸不语,次日给阮瑛带来一包鱼松:“上回我听你说想吃,我缠着我爹新做的。我爹的手艺最好,你佐粥或者点心吃都可以。”

    他从怀里取出鱼松,带着一丝温暖。

    其实爹做的虾松更好,只是没买到新鲜的大虾。

    阮瑛接过,见晏珣肩上有几朵雪花,顺手拂去:“下雪天,怎么不打伞?”

    “两只手都拿着东西呢,一点点雪不要紧。”

    “你该再请个书童。”阮瑛建议。

    “煤户学会做蜂窝煤,常欢和阿豹过两天就回来。”晏珣解释。

    他还是不习惯身边有陌生人。

    新阿娘、常欢、阿豹和乌云,相处日久才被他接纳为家人。

    再说,德渊贤弟年后会来,不就多一个免费书童?

    从这日起,晏珣时不时就给阮瑛带一点吃的玩的,不值什么钱,阮瑛却很高兴。

    两人在外人面前保持虚伪的客气,私底下亲如兄弟。

    白首如新,倾盖如故。

    人和人之间相处,就讲一个投缘。

    新年来临,朝堂上大人们似乎有默契地偃旗息鼓。

    不管年后谁当首辅,总不能不让人过年。

    除夕前两日,晏珣一家被扬州老乡们拖到会馆。

    大家凑一凑份子,一起吃年夜饭热热闹闹。

    此时的人看重同乡……在家乡窝里斗,出到外面就是自己人~~

    街上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天上仍落着稀疏的雪,屋檐上、地上都是晶莹的白。

    垂花门的花垂都积满雪,臃肿得门框都像要落下来。

    掌柜哈着气,手揣着袖子里:“京城的冬日够劲吧?比我们扬州冷哦!这种天气,凑在一起围炉涮羊肉最好。”

    晏珣兴致勃勃:“我们团圆饭就吃这个。”

    另一个老乡凑趣说:“京城羊肉容易得,新鲜蔬菜才难得。我认识一个京官,请家乡来的朋友去酒楼吃饭。朋友觉得黄瓜新鲜,一时没把自己当外人,连点三盘……出门后京官立刻跟朋友绝交。”

    “问为什么?冬日里三盘黄瓜要五六两银子,这不是吃饭,是宰肥羊呢!”

    凑热闹的常欢和阿豹听得咋舌:“黄瓜比肉还贵?夏天多得吃不完!”

    他们才不会干这种傻事,吃什么瓜啊,羊肉不香吗?

    晏珣笑道:“你如果现在去大官家里拜年,见到屋里摆着黄瓜盆景不要惊讶,人家炫富呢。”

    据说,有个皇帝的宠妃冬天生了女儿,皇帝大喜,说:“赏!”

    赏什么?

    赏两根黄瓜。

    从吃瓜自由来说,在后世做一个普通人都比在明代当大官要好。

    众人说着南北趣事,雪渐渐停歇,一起撸起袖子打扫院子,真的像家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