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秋日的高邮如往昔一样平静,躺在运河边的双河村,却像在静静等待什么。

    几个健硕的妇人挑着一担担肥白可爱的莲藕、碧绿的鲜菱角、嫩生生的蔬菜走在河边小道上,风吹杨柳般轻晃。

    她们走到村口野码头,又看到晏松年在翘首张望。

    “老四,你天天在这里等着,都成望弟石了。”嫂子们取笑,“老六一家搬到扬州,报喜人是肯定去扬州。”

    晏松年振振有词:“说不定两边都来。差役最喜欢报喜,能得喜钱还能吃一顿饭。这种好事怎么会不来?”

    “你舍得给喜钱,还招呼差役吃饭?”嫂子们打趣。

    “嘿嘿!我家常欢这次肯定赢了不少钱,招呼一下差役有什么要紧。”晏松年高兴地说着,目光一直注视着河面。

    只要老六和小珣能中,常欢肯定能发财。

    押错一次还能押错两次?他晏老四的儿子能这么笨?

    这日是他运气好,等了没多久,就见一艘快船驶来,锣声“噌噌”响,吓得芦苇丛中的野鸭飞掠过水面。

    船刚刚靠在村口野码头,晏松年就跳着问:“谁中举了?”

    船上的人大声说:“晏鹤年!晏珣!”

    “到底是谁?说清楚!”晏松年着急追问。

    “两个!晏鹤年,晏珣都中了。”

    晏松年愣了一瞬,飞快地往村里跑,口中直呼:“中了!噫!我中了!”

    老大晏长年扶着拐杖,大骂邻居臭小子偷自家地里的豆子,见晏松年飞奔而过,吓了一跳。

    “老四!你中什么?中邪了?”

    “老六和小珣中了!中举了!”晏松年头也不回继续狂奔。

    晏长年一愣之后扔掉拐杖,也往家里狂奔,不一会儿竟超过了晏松年。

    地里干活的人不明就里,目瞪口呆:“大伯和四伯赛跑呢?”

    还别说,老头子腿脚真利索~~

    报喜的人肯定要去晏鹤年老宅,晏松年连忙把阿桂嫂和虎头喊回家。

    几个人又惊又喜,匆匆忙忙洗干净手脚的泥,换上干净的衣服。

    报录人泊好船一路打听着来到晏鹤年老宅,身后已经跟了一串看热闹的族亲。

    “恭喜晏鹤年老爷、晏珣老爷高中!请两位老爷出来!”保录人高声唱道。

    “中了!中了!”族亲们顿时欢呼,不远处的鸭子也一起“嘎嘎嘎!中了!嘎嘎!”

    阿桂嫂出来说:“我是晏鹤年三嫂,好叫诸位知道,鹤年父子还未回家。”

    几个保录人笑道:“我们知道!报帖都是送到扬州去的,我们就是来贺喜!”

    “捷报贵府老爷晏讳鹤年高中应天府乡试第一名解元,京报连登黄甲。”

    “捷报贵府老爷晏讳珣高中应天府乡试第二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文绉绉的,大伙儿一时反应不过来。

    双河村第三才子晏松年脑子转了转,才不确定地问:“诸位的意思,晏鹤年和晏珣中了第一、第二名?”

    “对。”保录人肯定地回答。

    “嗡嗡嗡”、“嘎嘎嘎”,又是一番乱哄哄,七嘴八舌的笑闹声简直要把山上沉睡的祖宗们吵醒。

    保录人保持着笑容,讨要喜钱。

    阿桂嫂连忙让虎头给喜钱,晏松年很大方地噶掉两只叫得最响亮的鸭子,招待保录人。

    晏长年凑过来说:“几位大哥,高邮今科中了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