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天清晨,公鸡“喔喔”叫了几声,常欢裹着厚棉衣敲晏鹤年的房门。

    “六叔!闻鸡起舞!”

    常欢得了晏珣的命令,监督晏鹤年读书,非常尽职尽责。

    晏珣说了,如果晏鹤年中举,免税田就有他家的份额;

    若是晏鹤年不中,他这个书童也不需要了。

    屋里一时没有动静,常欢小跑着把公鸡抓过来,揍得公鸡“喔喔”狂叫。

    杀鸡啦!喔喔喔!

    悬梁刺股、闻鸡起舞、囊萤映雪、卧薪尝胆……在晏家,全是字面上的意思。

    晏鹤年无可奈何地穿好衣服出来,“行了,我这就晨读!你六婶还要睡个回笼觉,莫吵到她。”

    “早点出来不就好了。”常欢嘀咕着,抱着公鸡跑了。

    晏珣要卷爹,自己也很自觉早起,和爹一起背书。

    四书五经当然要背个滚瓜烂熟,《五经正义》、《朱子集注》等注释也要背熟。

    两人按照往常的习惯,在院子边绕圈跑步边背书,学习的同时锻炼身体。

    活得久很重要,不信你问司马懿。

    院子里响起朗朗读书声,厨房里飘出阵阵香味,晏小二和晏小三一早抱了床单在洗。

    晨读结束后,晏家父子开始吃早餐,王徽洗漱好过来。

    晏珣不好意思地说:“我们一早吵吵嚷嚷,打扰到娘休息了。”

    王徽笑道:“读书人家理应如此。我休息得很好,你不用顾忌。”

    从前跟着大哥在海船上,那样的惊涛巨浪都能入睡,何况这些小动静。

    吃完早餐后,王徽说:“烧玻璃的事,我让人去做。小珣有这样的学识,发家致富易如反掌。”

    晏珣忙道谢:“多亏了阿娘。我只是想到,洋人用玻璃换了大明不知多少绸缎去,不能让他们占这个便宜。”

    “这也说不上占便宜,各取所需而已。”王徽笑了。

    小珣有时候,也挺孩子气的。

    说完这件事,一家人坐着喝茶,商量起过年。

    “阿豹和常欢要回家过年,咱们也一起回去?”王徽问。

    晏鹤年迟疑:“高邮的屋子就那么几间,这么多人住不下。”

    “小一他们留下看宅子,我跟你们回去。”王徽安排,“我们第一年成亲,总要回村里拜祠堂才是,也请祖宗保佑你们乡试高中。”

    此时车马慢,一些人在外当官经商的,很多年不回家乡也正常。

    本地习俗,若是不回家乡,到小年夜这天吃过晚饭后,在家中正厅供设“六神牌”,供奉祖先和佛道两家神仙。

    祖宗是必须的,其他佛、观音、玉皇大帝、孔子、文昌帝君……根据需要供奉。

    有用的就信,没用的不信。

    晏鹤年本来是这样打算的,在扬州过年,供设六神牌。

    可是王徽又有别的想法……

    她总是怀念小时候跟大哥去高邮外祖家玩,水乡的新年和无忧无虑的童年,在她的梦中萦绕。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她极少登外祖家的门。

    既然新婚娇妻这么说,晏鹤年爽快同意。

    至于晏珣,他对在哪里过年没有意见……就是担心来来回回耽误爹读书。

    “我们在船上或者回双河村,爹都不能偷懒。阿娘,你监督他。”晏珣叮嘱。

    王徽抿嘴笑道:“好!他若不好好读书,我就狠狠处罚。”

    怎么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