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因晴翠救了她,太后很是感激,想到此前还嫌弃她规矩不好,斥责人家出身粗野,心里颇为过意不去,决定送点东西答谢晴翠,又想着皇后差点犯下大错,经此一事性子也该收敛了,不如叫她一起来商议清单,由她安排发下赏赐,悄么声地把这错遮掩过去,帝后关系借此缓和更好。

    正巧凌清辉来请安,见状顺势说道:“金银珠宝,儿子中秋前也赏了她一些。她是个省事的,除了给大家发发节礼,也就是拿钱去尚食局买零食吃,花不了多少。儿子想着,她既有救驾之功,不如升升位份,也给前朝后宫做个榜样。只是不知母亲的想法,故而不敢先露了风声。”

    太后很是赞成:“你封她个什么我都愿意,毕竟是她救了我。”

    凌清辉道:“儿子也是这么想的,她救了我的母亲,使我免遭大痛,这是最大的救驾之功,就封为德妃,如何?”

    太后满面笑容:“有何不可,百姓之家答谢救命之恩,那是全家抬着猪羊去磕头。咱们不能做这个,给她个位份答谢是理所应当。”

    皇后暗道不好,忙接了话去:“虽是有功,赏赐却也不能太过,德妃乃三夫人之首,杨御女小门小户出身,本也不熟悉宫廷事务,乍然升得这么高,不能胜任,难免众人侧目,说她德不配位。如此,反倒是害了她。”

    母子俩笑容一顿,太后转头看向皇后:“那依你之见,封她什么合适呢?”

    皇后笑道:“太祖坐江山后,为避免后宫出现妖妃,定下规矩:宫妃不得越级晋封,一年内不得两次晋封,家中无功不得晋封至从四品以上。杨氏家无片瓦,又是冒名入宫,初封御女已是破例。本朝礼制,位至九嫔才有册封典礼,杨氏不至恭礼殿领旨,而是在自己寝宫单独受封,用朝臣为册封使,这是第二道破例。自太祖开国以来,民女得封五品以上位份者罕有,多是父兄建功立业,福及女儿。以云将军出身之贵,战功之大,其女也不过位至三品。杨氏家无寸功,便是她自己立功也是偶然,若为她三次破例,不免叫天下人议论皇家。我看,封个宝林也就足够了。陛下若觉得不够,多赏些东西也行。”

    随着皇后的话,太后笑容越来越淡,直至淡得无痕:“说完了?”

    皇后一僵,又忙说:“我也是为了杨御女着想。她无才学,也不懂规矩,不会与世家命妇说话,怎么当得起德妃这样尊贵的位份呢?陈弘文何等家世,其父还是太傅,尚且只是昭容;李奇满门忠烈,守卫边疆,其妹只是淑妃。叫杨氏一个白身贱民压在她们头上,岂不是叫世家蒙羞吗?”

    凌清辉勃然大怒,霍然起身指着皇后骂道:“贱民贱民,你满口不离贵贱,自己又做了什么?我娘不爱吃那葡萄,你硬要她吃,结果她卡住了,晴翠去救她,你还阻拦!天下百姓皆我子民,他们是贱民那我这个皇帝又是什么?君有难,你等袖手旁观阻挠救人,别人救了驾你们还要踩她一脚!你知不知道就因为你这一己之私,我差点就没娘了!我才二十岁!差点没娘了!你谋害太后的罪我还没和你计较,现在还想阻拦功臣受赏吗?”

    皇后一个哆嗦,起身低头站着不敢说话。

    太后听得心里发暖,忙拉着凌清辉劝道:“我儿莫要生气,气大伤身。”

    凌清辉愤愤道:“你说晴翠无才学不懂规矩不会与世家命妇说话,可知中秋夜宴请外国使臣,她桩桩件件处理得比你强多了!德不配位的是你!倚仗家世忝居高位的是你!娇纵任性为一己之私险些害死亲长的是你!若论才德而赏位份,朕就该直接下诏废了你!”

    皇后脸色大变,几乎站立不住:“陛下,就为了一个野丫头,你要废了我?”

    太后忙起身斥责皇后:“皇帝说得没错,难道哀家的一条命还比不上区区一个妃位吗?最近这些日子,你太浮躁张狂了些!这后宫是皇帝的后宫,皇帝宠幸谁,愿意给谁位份,哪有你说话的份?回你的寝宫去吧!”又转头看着凌清辉,好奇地问道:“前夜晴翠那孩子和你一起赴宴去了?听我儿这意思,她应对很不错?”

    凌清辉扶着太后坐下:“我慢慢跟您说,要说那天且末使臣突然发难,可真是惊险……”

    皇后沉着脸回了寝宫,丹嬷嬷挥退了宫人,只留几个亲近侍女伺候,自己跟着进了内殿,还未开口,就听咸嬷嬷轻声说:“娘娘,今日陛下话里似有废后之意,这可不妙啊!”

    丹嬷嬷闻言急道:“竟有这事?难怪吕国夫人派人送信进来说,中秋夜陛下竟准许杨御女僭越位次,接见使臣,在白玉楼大出风头,外头朝臣议论纷纷,都说要变天了。”

    皇后惶惶然抬头:“我母亲送信来了?什么时候?”

    丹嬷嬷说:“就在娘娘去请安之后。我想着这话岂能在外头说呢?所以专等娘娘回来,第一时间禀报。娘娘,陛下真的要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