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哦,我看看。”朱盼福说罢便接过图样。

    “这是……”朱盼福看了看,样式倒是很好看,只不过用来做什么却是没看出来。

    “这个图样是做月饼的模具,和装月饼的盒子。”王广顺解释道。

    “这些都是茂平想的?”

    “嗯,可不。”

    听到王广顺的回答,朱盼福投去了羡慕的目光。王广顺也没有多待,将数量和具体的要求告诉朱盼福并付了三两银子的订金后便告辞离开了。

    朱盼福看着王广顺离开的背影有些感慨,这老王家祖上肯定是积德了才得了王茂平这个聪明孩子。

    王广顺离开了巧木坊,并没有着急回家,儿子嘱咐他的事情还没有办完。

    “爷,日头晒了起来,街上的人都变少了,要不咱们回家吧。”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说道。

    “我在这里再等等,小宝,你去树荫底下凉快一会,别晒着了。”老人说道。老人姓方,别人都管他叫方老汉。

    前些日子,老人的儿子上山砍柴时把腿摔断了,虽说已经看了郎中把骨头接上了,可这一下也将家里的积蓄都掏空了。

    自己今天如果不能将编的筐,篮子,簸箕卖出去一些,自家儿子抓药的钱就没了着落。

    “这些东西是你编的?”

    “对,都是我自己编的,您想买些什么?”看到来了生意,方老汉连忙热情的招呼到。

    “这都怎么卖的?”

    “篮子和筐都5文钱一个,簸箕十文钱一个。”方老汉带着一脸的期待说道。

    男子并没有说买什么,而是从怀里拿出一张纸递了过去:

    “这种方方正正的小盒子,你能编吗?”问话的人正是王广顺。木盒的成本太高,想必一般人是买不起木盒装的月饼的,王茂平想到用柳条编的盒子要便宜的多,于是才有了刚才这一幕。

    “倒是能编,八文钱,您要几个?”能赚一点是一点。

    “七文钱一个怎么样,我要两百个,八月初十交货。”王广顺说道。

    “两百个?”方老汉很是吃惊。

    “怎么,是价钱不合适,还是时间不够用?”王广顺问道。

    “没问题,没问题。”方老汉赶紧答到,生怕这大单的生意跑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