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施粥只能救助一时,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只会助长怠民的惰性,使其成为怨民。”

    话落,萧君泽不禁竖起大拇指,赞了一句:“有道理!不愧是…墨香书院的学子。”

    他自幼患有腿疾,父皇早早给了他封号,让他当一名闲散王爷,

    虽不像其他几位皇兄一样,日日苦学安邦定国之道。

    但也明白,宋南风此番话颇有道理。

    他本想赞一句不愧是七皇兄之子,话到嘴边却换成墨香书院的学子。

    人都是有惰性的,宋南风的意思是说,如果日日施粥,流民不愁吃食,那些本来就有些惰性的人,便不会再想着干活。

    等到饥荒过去,养成惰性的人,便不会想着干活,只想等着救济,如此,就会积攒民怨,成为怨民。

    可自古皆是如此。

    无论是旱灾,水灾,蝗灾,都是朝廷出银、出粮、出力赈灾。

    每次灾害过后,上到朝廷,下到黎民,都要缓上好长一段时间。

    朝廷一贯如此,无人提出异议,今日,宋南风却当着自己的面,提出反对意见,这让萧君泽惊骇不已。

    许明山也同样震惊,“南风,以你之意,该当如何?”

    宋南风挺了挺腰身,郑重道:

    “兴水利,拓农田,开矿藏”

    “我天昭疆域无数,苦于无人开采,多少荒山荒地全都闲置,又有多少矿藏埋于地下,无人开采!”

    倘若全都利用起来,所能获得的财富,不可限量。

    说完,宋南风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道:“我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我就想着,让流民有活干,有钱赚,也能有衣穿,有饭吃,如此,自然不会有人闹腾,民怨也会少些。”

    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童生,连秀才都不是,说出这样的大话,心底是有些紧张的。

    “好一个有饭吃有衣穿,贤侄此法甚妙,本王这就让人推行下去,也会奏请圣上,让其它州郡效仿。”

    此时,萧君泽俨然以长辈自居,即使宋南风不是七皇兄的儿子,他也会认下他当义子。

    如此有才能得后生晚辈,将来必能一飞冲天,崭露头角。

    萧君泽无比后悔,后悔没把二皇子和三皇子带在身边,让两个臭小子听一听,什么才是治国之道。

    而不是整日纸上谈兵。

    听到要奏请圣上,宋南风紧张的攥着衣袖,手心都沁出汗来,“小子拙见,怎可惊动皇上,王爷还是不要了罢!”

    他嘴上这样说着,心里还是有些期待,想要被人认可。

    永宁王拍了拍宋南风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南风,你说的很好,不必自谦,你这个年纪,就该张扬自信,哪怕,把天给捅出个窟窿来,也有本王给你担着。”

    他们萧家的子孙,就该肆意的活着,不必看旁人的脸色!

    但这话,现在还不能跟宋南风说。

    说完话,许明山开始请辞:“王爷,下官这就去城外,让人撤掉粥棚,张贴告示,以力换米粮。”

    “去吧,本王此次来,就是为了督促采矿事宜,争取多给山上召些采矿人,咱们的进度也能往前赶一赶,算算日子,工部的人也该到了。”

    宋南风站起身,自告奋勇,“义父,思辰兄不在,我与你同去,兴许能帮些忙。”

    许明山辞别永宁王,带着宋南风和沈柠月直奔城外,先是撤掉了粥棚,然后在搭建的临时安置点内张贴告示。

    安置点内只收留老弱病残和没有劳动能力的妇孺,有劳动能力的人一律不许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