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芒种过后,黄豆种完,农忙暂且歇会。菊花她们嚷着到镇上赶集。

    地窖里还藏着半箩筐生姜,想留点出来自己吃,便全部拿到镇上卖。

    陈绣花因为家明常到山里面转,挖得许多野山药,也趁赶集日拿到镇上卖钱。

    清早起床,她就到隔壁菊花家,问她煲何首乌没,到时给一半烫水她洗头,她懒得煲了。

    菊花说你有空你自己煲,她还要去羊圈帮忙照料,有几只母羊生羊羔。

    陆明泉也想牵两只公羊到镇上卖。

    陈绣花说生羊羔倒比生孩子要紧,有点不高兴,自己回屋忙去。

    陆景川起床就问他的白衬衣放哪里,他今天得早点到镇上,继续给家明物色女子,看看街上走动的女子那个俊俏。

    上次相中的梁羽生大女儿作罢,万一家明当真是梁羽生的亲骨肉,那还得了。

    陈绣花在屋里找来找去,还是找不到老公的白衬衣。

    陆景川就发脾气,说她做事有头无尾。

    “明明洗干净放柜子里,难道它自己长腿跑了。”陈绣花说。

    “你才会跑呢。”陆景川骂。

    “我有腿当然会跑。”

    陈绣花继续翻柜屉里的衣服,想不到翻出一些陈年旧物。

    她举起一条红色小裤衩问陆景川是谁的。

    “不是你的么?”

    “呸,我从来不穿红色的。”

    “管那么多,放在咱衣柜就是你的。”陆景川粗声粗气地说。

    陈绣花多说一句,他都不耐烦。陈绣花想起菊花也穿过红色的,日常看到她晾在院子外面。

    再看那条裤衩不知藏有多久,颜色旧了。

    她心里十分纳闷,莫非是大风刮来的。

    老公白衬衣找不到,只好穿一件蓝色的。陆景川还不满意,说天气热穿白色显得凉快些。

    黎招娣见大伙都有东西拿到镇上卖,她家里倒没什么值得拿去的。

    要卖也轮不到她,她公公最爱捎东西到集市的。

    自己不拿点庄稼去卖,显得不合群。她在家里转两圈,决定挑两只大南瓜去。

    村里妇女都穿上自己最好看的衣服,三五成群去赶集,也是平日里她们最高兴的日子。

    那一天她们暂且摆脱土地的束缚。

    很多人去镇上就是她们去的最远的地方。

    小小的镇依然四周环山,一条河流穿过街道,一座石桥把街道连接起来,街道的名字便有桥南桥北之分。

    镇上办公的孙维就住在桥北。

    来到镇上是上午十点,菊花,陈绣花,黎招娣她们来到街上,就在街边依次陈列自己的农产品。

    黎招娣担心卖不掉南瓜,一去一回挑回家怪累的。

    菊花嘲笑她,南瓜值多少钱,还不够吃一碗云吞,还不如拿着草药出来卖。

    三个妇女谈着话,镇上那个胖女人,睡弹簧床的“墩姐”,大摇大摆从她们身边经过。

    每次看到她,菊花她们就想,这个人得吃多少粮食才长出一身肉。

    墩姐看到有好姜,便难得蹲下问价钱。

    菊花说五毛一斤,墩姐说贵,别人只买四毛。

    菊花说她这是老姜,并表明姜还是老的辣,一直藏在地窖里,保存得好好的。

    墩姐拿起姜,反复擦看,看着比巴掌还大的姜,她一根一根掰断,弄掉上面的泥土。

    菊花只以为她想减重,只见她掰完一块,又掰另一块。

    “你要买才掰,不然不能掰的。”菊花严肃地说。

    陈绣花和黎招娣也附和,说掰断难卖出去,自家吃也吃不赢。

    墩姐只顾掰,连掰三块大姜,最后说太老了,她要嫩姜。

    说完站起来拍拍屁股想走人。

    “你不买吗?”菊花问。

    “买啥,我要的是嫩姜。”

    “不买你掰断干嘛,手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