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小隐重新披上盔甲,叫醒了躺在走廊睡觉的万九和齐计继续巡察。

    四下里转了一圈,发现寺院原是处在一个山坳里,三面环山,南北两侧的山坡上密密麻麻全是高大的树木,藏经楼的后面矗立着一座舍利塔,其后便是山崖。

    靠东北一角有一大片荒草丛生的洼地,东南角是一处十丈高的悬崖,崖下是一条水声潺潺的山涧。

    走了一遭,小隐不禁忧心忡忡,白云寺易攻难守,对面密密麻麻的树林时不时有鸟儿受惊飞起,令他忧心更甚。

    郡主见他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想说句笑话逗他开心,可面对孙宣这样强大的敌人,成王和信王,大鹰与西戎两国最重要的两位大人物之安危系于他一身,小隐哪里笑得出来。

    他走进了藏经楼,一楼是法堂与禅房,二楼用于藏书。两侧的房梁上立着两块大木匾,上面是烫金大字“清心静气”和“三昧正定”。

    法堂空阔幽静,是高僧讲经的场所,靠后有一排数间禅房。

    用于会面的禅房位于正中,约两丈见方,内无窗户,正中有一佛龛,供奉着毗卢佛神像,当中摆了一张茶桌,两张椅子,显然是临时搬进来的,用于两位王爷座谈。靠墙有一张书案,上面叠放着几只打坐用的蒲团。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王爷驾临。

    已过巳时,想来两位王爷已经在路上了。

    丁胜参军见小隐扒耳挠腮、愁眉苦脸的焦虑样,笑道:“秦先生不必忧心,在下已布置妥当,小小的白云寺,三百人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即便有敌人来袭,也不可能攻得进来。”

    小隐问道:“王爷不是带了五百人马吗?”

    丁胜指着周围的殿堂笑道:“足够了。就这么屁大点地方,哪里容得下那么多人,再多怕是没地站人了,哈哈哈。”

    郡主道:“我也觉得不会有问题。你看看,到处都是我们的亲兵,敌人敢来吗?”

    万九道:“还不止呢。我们掌门说了,王爷过来的时候,他会亲自作陪,还会有一批弟子随行保护,这么大阵仗,敌人吓都吓死了。我担保一定没有人敢上来惹事。”

    话是这么说,但是他们不知道孙宣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敌人!

    小隐问道:“寺里的僧人、居士都管起来了吗?”

    丁胜道:“我把他们统统赶进了僧舍,铁将军把门,派了四人看守,等王爷走了再放他们出来。”

    郡主叫道:“跟你转了一上午,我肚子都饿扁了,我们先去膳堂吃点东西吧。”

    万九和齐计也附和道:“是是,好饿!”

    在膳堂吃了些东西,小隐坚持要去巡察,郡主不干了,抱怨道:“巴掌大点地方,转了多少回了,不去了不去了,要去你去,我就坐这里打瞌睡啦。”

    小隐其实也知道转多少回都一样,只是心始终悬着放不下来,多转转总是舒服点。又转了几圈,终于迎来了成王一行人。

    王爷乘坐八抬大轿而来,前呼后拥至少有四五十名灵山派弟子。没看见唐玄微,也没看见周武兴和王英,小隐立刻断定轿内人是唐玄微而不是成王,心下顿安。

    小隐指挥轿夫直接把大轿抬进了藏经楼禅房的门前,唐玄微一出来便钻进了禅房。不久,信王的人马也到了,共二十人,清一色大鹰官兵打扮,乍一看,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小隐心道,会面的时间、地点已改。既然成王未来,信王肯定也不在其中,但其中必有一人假扮信王。

    小隐将来人请进藏经阁,拉开禅房的门,问了一句暗号:“三江潮水急。”

    其中一人答道:“五湖风浪涌。”说着,迈步进入了禅房。

    小隐关上房门,留下十人把守禅房,把其余的人都赶出了藏经楼,布置在四周警戒。

    猛听空中一支响箭呼啸着升入空中,随即炸响,霎时,喊杀声四面响起,箭如雨下,四面八方不知有多少弩箭射向白云寺的官兵。

    官兵猝不及防,成群成群中箭倒下。弩箭从三面的密林中密集射出,里面不知埋伏了多少敌人。

    在外层把守的官兵无处藏身,狼奔豕突,纷纷中箭,惨叫声四起。

    围在藏经楼四周的灵山派弟子从未见过此等阵仗,人人色变,惊慌躁动起来。

    小隐拔剑在手,高喊道:“大家不要惊慌,外面有官兵把守,我们守在这里,誓死保护王爷。”

    一些人也跟着高喊:“誓死保护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