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地里的活基本干得差不多了,有小周和一帮小战士帮忙,红薯、土豆很快收完毕且下了地窖。

    三块地也被翻了一遍,准备到了时节种麦子。

    颂山岛是不种麦子的,至少在春娇她们来岛上之前是不种的。

    主要是土地贫瘠,产量没有玉米、红薯高,这里的人就不习惯种庄稼。

    岛上渔村的习惯,就是简单种些玉米红薯,至于青菜就是萝卜之类,其他时间就忙着织网打渔,用渔获换钱,去岛外购买日常用品。

    多年形成的生活习惯很难改变。

    人穷很多就是穷在思维。

    春娇前世去过一些东南亚一些小国和非洲一些国家游玩过,当时也就是散心,出去看看新奇。

    在她没有去过那些国家的时候,一直认为贫穷要么是战争原因要么就是土地太过于贫瘠,贫瘠的土地开不出花来。

    真正到了那些地方,其实发现那边的土地是很肥沃的,包括非洲并非都是干旱沙漠,有大海以及各种优质的资源。

    之所以穷,就是穷在思想。

    没有太多教育和指导,人的思维是固化的,人很难赚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

    那些地方人穷,就是没有忧患意识,吃了今天不说明天,今日有酒今朝醉,明日饿死无所谓的生活态度。

    特别是东南亚一个穷国,那里山美水美,热带地区,也不缺水,物价奇高,青菜也很贵,当地人宁愿去山上找野菜吃,也想不起来种些蔬菜。

    其实就是房前屋后种一些,也够吃了。

    种植作物除了水稻就是玉米,种下去就不管了,别说浇水,就是草把庄稼吃了,也想不起来拔草。

    除了必要的劳动,基本就是吃饱跳舞唱歌,有俩钱就想喝啤酒。

    日子看着是穷而逍遥,只是生病几元钱的药钱都拿出来的时候,那种感觉让人真是觉得可怜又可恨!

    春娇当时看了就觉得感叹,其实国人包括一些时代也是有差不多的经历,只不过表现形式不一样罢了!

    春娇记得自己小时候,一到冬天家里的青菜也是很少的,那个年代其实已经有的地方用暖棚种菜,就是没有暖棚的地方,如果撒些菠菜,长得不是太好,也不影响吃,随意种种就不缺菜。

    可是不说自己家,附近的人,冬天就是吃些萝卜白菜或者咸菜,有时候就用油泼些辣椒面,也想不起种些青菜,宁愿蹲在墙根儿闲聊天。

    说到底是意识思想的原因。

    如今颂山岛渔村的渔民其实也一样,日子看着艰苦,其实在种地上也是很随意的,基本种下就不管了,除了平时打渔,到了农闲的季节,基本就是坐在村头晒暖,男人闲聊喷大空,女人们拿着针线活闲聊。

    也不能说他们懒,就是随众心理,别人不拔草,自己也不想拔。

    没有人种菜,自己就是没吃的,也想不起去种,吃饭凑合个温饱就行。

    民风在于教育,在于启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