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如果是英国人,他们可能只会用来放羊,这就是我们这个苦难的农耕民族的传统。

    勤俭节约,种植天赋可以说已经刻在基因里,正因为如此,这片土地才承载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历史。

    杨军走的山路都是找的那种崎岖不平,山石零落的地区,这样的山,是绝对不会有人居住的。

    反而,只要有那么一点可以开垦的土地,就会有人定居。

    一样的流程,先给十个大牲口喂了水和饲料,卸了物资,让他们到一边去休息恢复体力,顺便在周围找点草吃。

    六条狗也需要喂养,实在是现在它们还做不到捕猎野生动物。

    一路上,杨军在虚拟地图上看到了不少野鸡和野兔,这个时代,在山上,这些东西还是不缺的。

    但是,很可惜,这些野生的小动物都非常警惕,远远的就能发现危险跑掉,根本追不上。

    六条狗的速度目前还不行,需要再训练一段时间。

    用附近捡的石块搭建了一个灶台,这个要比昨天的好看,因为不是那么着急,所以用心了些。

    引火用的是火柴,现在叫洋火,在供销社有不少,他只拿了五十盒,打火石之类的也各样拿了几个。

    点火煮饭,先给狗棒煮上一大锅,里面有白面,豆子,还有两个鸡蛋。

    总共有十来斤,够它们吃了,一会训练要很久,毕竟耗费体力,提前给它们进补。

    刚才看了看竹筐鸡窝,又有了三颗,自己留了一颗吃。

    他的饭很简单,把白面做成烙饼,没有葱花之类的,就放点油和盐,在撒点芝麻。

    就已经很香了,为了方便,他多烙了十几张,每一张都有两个巴掌那么大,一顿吃两张就已经饱了,还在饼子里卷上肉肠和野菜,抹上点酱,完美。

    吃完饭,已经七点多了,天刚刚亮,开始办正事了。

    (这本书主要写的是隐居生活,一些逻辑上的问题,大家多包涵,现实情况肯定是无法在山区里走那么快,驮那么多东西,咱们忽视它,看着舒服就行了。毕竟,作者也只是为了兴趣写书,并不想写出一本名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