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嗯,你在广阳道做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做的不错,等有机会,我一定再去广阳道看看。”

    赵太守面色不错,比起在广阳道时红润了不少。

    “好,到时候我一定出城五十里迎接大人。”

    “唉,过了,于礼法不合,对了,上个月广阳道不是来人了吗?我还收了你们不少礼呢?那二十万就是我批的!”

    赵太守忽然压低了声音,对着李正阳眨眨眼,悄悄的说道。

    “哦,既如此,那正阳可要好好感谢大人了。”

    李正阳闻言顿时大喜,现在越看眼前这个胖子越可爱。

    “对了,你这次来皇宫干啥,最近刚砍了一个行道总管,你别犯错了!”

    赵太守还是有些担心李正阳,毕竟征召李正阳的事情只有梁王知道。

    李正阳刚要解释,就看到旁边忽然来了一群人。

    一顶巨大的红色轿子缓缓抬了过来,李正阳数了数,足足十二个壮汉。

    皇宫的驰道本来挺宽的,足够十几个人并排走,结果这顶轿子一来,宽大的驰道两边瞬间只能容忍一个人通过了!

    驰道后面跟着四十多位壮汉,全都劲装装扮,腰悬利刃。

    李正阳张大了嘴巴,吃惊的看着这顶夸张的轿子。

    “这人是谁,这么大的排场?”

    “嘘!”

    赵胖子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压低了声音。

    “此人可是太子太师,文人的领袖,士族的代表汪翰文!连陛下都要尊敬!”

    “是他!”

    李正阳吃了一惊,此人可是两朝元老,大雍末年,此人已经是文人的领袖,难怪排场那么大。

    “太师,您来了!”

    众官员看见这顶轿子,急忙上前打招呼。

    轿子落地后,立马有个侍女从里面掀开帘子,扶着一个老头走了下来。

    老头身穿一身紫袍,满头发白,脸上的皱纹都快掉了下来。

    “啊,太师,您最近可好!”

    丞相走上前寒暄道。

    “哦,是赵宣啊,老夫年纪太大,眼睛不中用了,都有些看不清喽。”

    丞相急忙走上前,亲自扶着太师。

    “太师啊,陛下不是让你在家休息吗,不用操劳国事吗。”

    太师忽然站住了,看向丞相。

    “我听说最近有人非议太子,太子是国家的储君,这样做是动摇国本,所以老夫想来看看,”

    丞相表情僵硬了一下,急忙道。

    “太师,您多虑了,谁敢非议太子,再说了朝堂不是还有我和中书令吗,您老完全不用操心。”

    “你,你赵宣是什么人,我不清楚?谁得势,你就倒向谁,靠你的话,太子明天就要换人了!”

    赵宣有些尴尬,不敢再说话,要是惹恼了眼前这个老头,那可要被大梁的文人戳断脊梁骨的。

    “赵侍郎,这位丞相就是你父亲吧?”

    李正阳站在一旁看着这些大佬,忽然问道。

    “嗯,正是家父,执宰朝堂十年,外号泥瓦匠!”

    赵胖子对这个父亲不太感冒,皱起眉头说道。

    李正阳忍不住一乐,赵丞相出了名的能和稀泥,难怪时人称之为‘泥瓦匠!’倒是挺适合他的。

    这时,皇宫大门缓缓打开,众位官员急忙开始整理仪容,李正阳拍拍屁股就准备进去。

    赵胖子急忙按住他,

    “等这些身穿朱紫衣服的官员进去,你才能进!”

    “这么麻烦!”李正阳暗暗骂道。

    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这些半死不活的老头子先走了进去,李正阳随后跟在后面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