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楚国上下的反应很快,都有些出乎李正阳的预料。

    希鉴刚回郢都没几天,楚帝就派希鉴和一些户部的人,带来了一百万银两,以及双方开展贸易的公文。

    另有李正阳一直期盼的,楚帝亲自撰写借给北府军航线的诏书。

    李正阳毫不犹豫,在上面签订了自己的大名,随后拿出印信加盖完毕。

    有了这份诏书,李正阳就可以以广阳道的名义组织商人下海建立贸易路线。

    到时候瓷器,葡萄酒,丝绸,茶叶都会对南洋造成冲击,而南洋的香料,一年三熟的水稻,更有李正阳一直念念不忘的红薯等。

    所以李正阳一直都对南洋有所好奇,只是以前碍于海面不靖,倭寇横行,如今又被楚国占据了航线。

    李正阳就是想下海,也没那个实力,如今倒好,一场战争,把一切都给搞定了。

    希鉴带着几十口巨大的箱子开始前来交接。

    在渡口上打开了箱子,白花花的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一片刺眼的白光。

    但众人的目光火辣辣盯住了银子,丝毫不在意那刺眼的白光!

    渡口上的众人都屏住了呼吸,脸上露出了贪婪的神色。

    毕竟大多数人都没看到过,几十个大箱子里摆的整整齐齐的银子。谁能抵御这种诱惑呢?

    “李兄,这些就是一百万两白银,你要清点一下吗?”

    此时的希鉴志得意满,跟李正阳的那场“谈判戏”成功的把他从危机中拉了出来,这次一见到李正阳,又恢复了以前的常态。

    “哦!”

    李正阳有些失神,虽然他前些天已经从楚国搜刮了三百万两,但此时再看到这些,还是有些按耐不住心中的贪婪,不禁暗骂自己没出息。

    “算了,我相信希兄!”

    李正阳收回了目光,随后叫来了孟建业。

    “拿出五十万两给奖励给此次参战的士兵,剩下的五十万送到广陵,交给仲儒!”

    “是,主公!”

    孟建业大喜,命人把箱子抬上船开始安排起来。

    过了一会,十几个箱子被抬到各营开始分发起来。

    “李兄好气魄啊,这么大一笔银子转眼间就花了一半,难怪北府军战力如此之强。”

    希鉴笑道。

    李正阳闻言,正色道:“一个军队想要有战力,还要保持良好的军纪,除了狠抓思想,另外就需要大量的银钱,毕竟没有钱,谁肯为你卖命!”

    希鉴若有所思点点头。

    “就拿我北府军来说吧,一个普通的士兵每个月会有三两饷银,如果战场上立功,还会奖励田产,战场如果大胜,主将可以向上申请赏赐。军中督察处会根据战役所获得的利益进行考察,把考察结果上报给都督府,梁长史跟我都可以酌情批下一批饷银,再由军中督察处下发到各营!”

    “原来如此,有了督察处就可以避免一些将官吃空饷,克扣饷银的事情了吧?”

    希鉴忍不住问道。

    李正阳摇摇头。

    “没有万无一失的制度,要看执行人了,军中督察处只是尽量保持了最大的公平,具体还是要看上层有什么样的决心!”

    希鉴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希兄,听说你已经担任了礼部尚书了,我先在此恭喜你了!”

    李正阳刚才太注意议和的条件,这才发现希鉴今天换了一身紫色的官袍,整个人气质都不太一样了。

    以前的希鉴有些不关心世事,完全像一个老学究,只是机械的执行上司的命令。对一些政务并不太上心,当然这也跟他出身有关系。

    如今的希鉴完全不一样,虽然已经贵为尚书,但神华内敛,言语中也自信了不少。

    “托李兄的福,要不是你的搭救,恐怕希某早就被陛下摘了脑袋!”

    希鉴感激的说道。

    李正阳道:“也是希兄福泽深厚,这才化险为夷!”

    这时,孟世业赶了过来。

    “主公,一切已经准备就绪,我们可以返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