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伴随着秦川的赛车从p房驶出,ktm车队的工作人员,技师,还有工程师全部都来到了仪器前。

    今天是赛前唯一一天的赛道开放日,明天比赛时的赛车调教必须要在今天之内完成。

    赛道上,秦川驾驶着这台最新款的rc16疯狂加速,阵阵的排气轰鸣声还有风噪顺着头盔传入秦川的耳朵里。

    从他驾驶这台车上赛道后,他就感觉到了这台车和自己之前那台卫星车的差距。

    很细微很细微,但他还是敏锐的察觉到了。

    直线上最直观的轻微感受就是,后轮抓地力的提升。

    无论是什么赛车从p房驶出后,轮胎温度都没有完全升上来,这种状态下,赛车的后轮有着轻微的打滑,在这台车上,后轮的滑动要比之前的卫星车小。

    外观没变化,看来车架变动还是挺大的,尤其是连接后轮的后摇臂这一块。

    这里是决定赛车后轮抓地力的关键。

    后轮抓地力的上升,这台车的直线绝对要比自己之前那台卫星车要快,目光紧盯前方,一号弯即将来临,秦川没有继续多想,他相信这台车给他的惊喜绝对不会比自己预料的少。

    赛车在摄像头内化作一条橙色的直线。

    一号弯前,赛车尾速被秦川做到了344km\/h,对于一条长度只有0.8km\/h的直线,这种尾速无疑是非常恐怖的。

    刹车点,秦川右手捏住前刹拉杆,左脚快速连降五个档位,六档变为一档,上半身挺直,视线从直线末端转移到一号弯右侧弯心区域,倾斜车身入弯。

    发动机声浪连续变了五个节奏后,赛车后轮离地又重新落地,随后倾斜车身冲进弯道。

    赛车进弯的区间,秦川的感知全面开放。

    刹车没什么区别,甚至比卫星车还差了点,秦川知道这是调教上的问题,不过弯道里的稳定性属实给秦川来了一波惊喜。

    弯速没有提升,但稳定性明显比卫星车强了一个档次,这意味着他可以做到更低的倾角,弯道缠斗的时候可以拼的更加极限。

    橙色的赛车沿着弯心飞驰而过,秦川的肘关节贴着地面轻轻的摩擦着。

    车子到达弯心,紧接着便是出弯,左手按住按钮,锁住前避震,紧接着右手开油,陀螺效应的加持下,赛车逐渐直立,开始出弯。

    后轮抓地力的增加出弯速度也有些许提升,秦川敢于大力开油,从140km\/h的弯心速度,等车身完全直立的时候,车速已经来到了210km\/h。

    试过了弯道直线,秦川对这台车的升级也有了一个新的认知。

    无论是弯道还是直线都要比老款强,尽管各种都很轻微,但在gp这些轻微的提升,那就是决胜的关键。

    不过也不要高兴的太早。

    除了这两个地方之外,还有这台车的吃胎情况秦川没有了解。

    吃胎,就是消耗轮胎的速度,如果这台车在后轮抓地力提升过后,轮胎的磨损速度没有增加,那就是妥妥的顶级神车。

    如果轮胎磨损速度增加了,那可能前面几项带来的优势都会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