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没想到这小子居然还会动力滑胎,有点东西。”

    观众席上,佩德罗萨也注意到了秦川的异常。

    第五圈开始,秦川过弯后轮开始有轻微的摆动。

    这个摆动和车身处在极限的晃动不一样,而是类似四轮漂移的一种尾部摆动。

    四轮赛车有两种过弯方式,一种是漂移,一种是走线。

    这二者之间没有谁快谁慢。

    在赛道这种抓地力良好的路面,走线最快,在拉力赛和一些越野比赛路面,砂石路,漂移最快。

    漂移,实际上是在抓地力不允许走线的情况下破例出来的一种过弯方式。

    能走线走线快,不能走线,当然漂移最快。

    两轮的滑胎便可以理解为两轮中的漂移,最早也是从两轮越野摩托传过来的,和四轮的漂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滑胎是指在入弯时,让后轮轻轻的产生滑动,这个滑动是向着弯道外侧的。

    后轮略微向外侧滑动,可以让车头更快的朝内指向出弯方向,让车头更快的矫正过来,车头一正便可出弯。

    从而通过滑胎实现快速出弯,一种超高阶的技巧。

    这就是滑胎的精髓,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是难如登天,比后刹还要难。

    滑胎入弯也是一个超高阶技巧,对于秦川能会,佩德罗萨有些意外。

    至于旁边的年轻人,则是早就被震惊的张大了嘴巴。

    动力滑胎,这种技巧居然出现在了一个bSb车手身上,这本就不可思议,况且对方貌似做的还不错。

    这直接打破了他的认知。

    通过巴来加里赛段,进入黑瞎子赛段,秦川依旧还是滑胎进弯的跑法。

    这是他在那本书上近些天学来的一种新的过弯方式。

    难度系数很高,在心里预算了好久才终于用了出来。

    这种滑胎入弯的方式在轮胎中后期对速度很有帮助,在轮胎过度损耗之后,后轮抓地力下降,利用抓地力下降来让后轮打滑。

    这是滑胎的概念。

    滑胎的用法很难,与后刹无关,主要考虑的是前后轮转速差。

    前后轮的转速差对于车手来说至关重要,也非常难。

    车手能控制自己前后轮的转速差,便可以达到滑胎的境界,能流畅控制自己转速差的车手,目前普遍出现在motogp。

    滑胎的原理和带刹入弯很类似,循迹刹车里有句老话,也是基本功。

    就是随着车身的倾倒,逐一减少捏前刹的力度,逐一松开前刹,直至弯心。

    秦川一开始不懂为什么要这么做,后来明白,这就是控制前后轮转速差的一种方式。

    转速差,说白了就是前轮和后轮之前转速的差值,他们转动速度快慢的差值。

    入弯前,刹车降档,档位控制后轮转速。

    而此刻车手捏下刹车拉杆,前刹也开始介入,进行减速。

    两个轮子同时减速。

    高速下,发动机制动要比捏刹车有用的多,所以在入弯开始后轮的减速会很快,后轮的转速慢,前轮的转速高。

    这是正常的入弯方式,带刹入弯,后轮的转速一定要比前轮慢,这是最重要的要素没有之一。

    因为后轮的转速一但比前轮快,后轮就会推着前轮在跑,在捏着前刹车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前轮打滑,入弯丢前轮,就是low赛。

    所以后比前慢,是带刹入弯的重点。

    前期刹车捏死,因为前期发动机制动很强,所以后轮的转速不会比前轮快

    但随着车身开始倾斜,证明速度已经大致减下来,慢速下发动机制动也到了临界点,后轮减速开始变慢。

    相反,慢速时,前刹作用增大。

    此刻逐渐松开前刹,让前轮适当增加点速度,避免后轮转速超过前轮。

    这是循迹刹车的原理。

    高速,发动机制动大,低速,刹车制动大,控制好这两个即可控制前后轮转速差距。

    滑胎和它几乎是一个道理,只是,后轮的转速要控制的更低,前轮的转速要适当的高一些。

    之前后轮虽然比前轮慢,但差距还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滑胎就是两者的转速差超越合理范畴内,让车身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