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随着移民的涌入,森林公园社区又出现了通货紧缩。陈浩走之前,交给许晴的花钱任务,她并没有很好的完成。

    反而用那笔资金开始做起了投资生意,开始放贷款。最可恨的是,她发的贷款,并不是把资金直接转给经营者,而是开设在一个专用账户,把放出去的贷款存在专门的账户,美其名曰是监管。

    换句话说,那些贷款的人,借完钱后,又存回了许晴的账户。

    这些专用账户里的钱,一时半会又不会使用,许晴拿这个专用账户池子里面的钱,接着又去放贷。

    结果许晴用陈浩给她的200chb,最多能衍生出4000chb的债权投资。而那200流动chb放在账上,仅仅是用来防止挤兑,相当于存款准备金率只有5%。

    好在社区发展迅速,营商环境很好,许晴的眼光又非常准,她投资的公司都在盈利,只是盈利多少的区别罢了。

    许晴为解决流通chb不足的问题,她还创新的发行了纸质chb。

    她从收购的电子废品中,找到了一些能用的铜版纸打印机。

    她用这些打印机,打印出名片大小,包含各种面值的chb卡片。每张卡片除了具体的面值,上面还有对应面值的付款二维码,和她的指纹用于防伪。

    铜版纸打印好以后,两面贴上透明宽胶带。然后用银色马克笔、或是修正带,把付款码部分,隔着透明胶带涂上。最后把这些卡片剪裁下来。

    这样一张防水、防伪的纸质chb刮刮卡就做好了。

    这种刮刮卡,贸易队外出时,经常会拿chb换一点。方便在远处没电、没网的难民聚集区交易。

    这种chb刮刮卡,在远离森林社区的市中心,很快就流行起来。那里既没有网络,更没有电力。有了这种形式的货币,做起生意更加方便。

    那些外地幸存者换取的chb卡片,可以拿到森林社区直接用于消费、购买商品,这里的居民都收。

    要是真想变现,那需要拥有一个手机,在森林社区充好电,刮开卡片上的付款码,找个有网的地方,用自己注册的钱包扫一下,立刻就能收到卡片对应金额的chb,这样就算是落袋为安了,只不过需要支付1%的提现手续费。

    居民们也能理解,制作这种chb刮刮卡,也是有成本的,只要不提现,就没有手续费的损失。

    而正是因为1%手续费的存在,大部分居民都是选择不提现的。因此许晴投资公司账户里的chb,实际上也就很少真正的支付出去,都在一个锅里转来转去。

    其他地方的幸存者,虽然之前习惯了用黄金作为货币,可他们渐渐发现,真正使用起来,黄金货币称重、辨真伪、保存都很麻烦。在末世,并不是谁都可以拿出精密电子秤称一称、高温喷枪烧一烧的。

    而chb卡片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它面值清晰,防伪更是简单粗暴。

    森林公园官网有许晴的无码高清大图指纹扫描照片,随着交易队的推广,几乎人手保存一张。每张chb卡片上的指纹,许晴按的角度都不一样,但纹理却是一致的,很容易比对验证,但伪造却很难。光是打印铜版纸都已经是极高的门槛,更别说伪造指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