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一群人乐呵呵的,就着自带的松针茶水,嚼着老白提供的免费干硬小饼干,在别墅里聊天打屁。

    突然别墅大门被人猛地推开,一个中年男性大喊:“刚子!别在这儿听相声了,快跟我出去捡钱!”

    “啥?现在还有什么好挣钱的路子吗?”

    “最新政策,陈浩开始回收垃圾了!他出大价钱!”

    “都收些啥啊?”

    “主板、显卡,只要是电子设备,啥都收,快快快,好多人都去小区的住宅楼拣去了,再晚就没啦!”

    “卧槽!这不到处都是嘛!快走快走!”

    “你们先去,我去营地里租个雪橇去,一会电话联系……”

    转瞬间,别墅客厅里,又走了一大批人,只剩下寥寥数个,在那里悠哉的吃零食。

    老白也收拾收拾出门了,毕竟搞事情也需要活动经费,还是先挣钱再说。

    更多有脑子的人,组织起自己的贸易队,朝着记忆中的幸存者据点出发了。自己动手找,远没有发动别人找有效率。

    他们大多是从粮库那边移民过来的难民。这些人灾前是销售、商贩,原本在粮仓社区的谋生手段,就是外出交易,再就业了属于是。

    有些家底的,就向雪橇公司租用雪橇和雪橇犬,还有一些防寒装备。没钱的,索性就带着手电,沿着地铁线路探索。

    当然,像是能源有限这种巨无霸集团,有自己的四轮轨道车,可以一次性长距离运输大量货物。

    他们还没有在地铁隧道,遇到大规模的幸存者社群。

    只有零散的小批难民,聚集在靠近城区的地铁站入口附近。而在深入的隧道内,虽然温度相对更高一点,但并不适合长期生存。

    因为这里不像陈浩建的山洞那样,有通风系统。而且,就算是在隧道里面生活,还是需要生火取暖的。那样的话,会更快的消耗氧气,还会产生大量烟尘,很容易造成窒息、中毒的危险。

    人少、短时间还好,如果长时间生活在隧道内,没有王工四轮轨道车上的氧气瓶,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缺氧昏厥进而致死。

    那些难民,第一次接触到王工的四轮轨道车,双方都吓了一大跳。

    看着小车耀眼的探照灯、严密的装甲铁板、和固定在小车四周的金属弩箭,难民们理智占了上风,高举双手简单交流后,并没有发生任何冲突。

    有些人当即就决定,沿着轨道,搬到森林公园社区定居。

    但还有一些自由惯了的人,抱着怀疑的态度,并没有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

    这一次,轨道小车带来了丰富的货物。甚至特意带来少量的自制面饼,和新鲜土豆。

    这可让他们大开眼界,难以想象他们是如何在这天寒地冻的环境下种土豆的。

    听说这次他们是专门来交易的,难民们纷纷来了兴趣。

    上次难民们瞧见驾驶轨道小车的人,在忙着拆卸地铁列车,他们也有样学样,在附近收集废弃金属,以便下次换点物资。

    这次难民们得知,还可以用电子垃圾交换食物,他们更是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