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有想法就会付诸行动。

    对阿坤手里黄皮达马坎原石表现出兴趣的客商,在打灯压光观察皮壳的时候,何垚控制不住的伸过脑袋。

    原本直径只有五毛硬币大的光圈,接触到原石皮壳的时候,变得足有五六倍那么大。

    这个表现让何垚瞪大了眼睛,下意识脱口而出,“我去。”

    客商是个年轻的老板,闻言饶有兴致地主动搭话,“阿弟,你听得懂国语?”

    何垚点点头。

    “你们一起的?你帮我打听打听货主的底价是多少呗?”

    客商边说边冲阿坤的方向努了努嘴。

    不光阿坤不会说国语,角湾市场上奔跑往来的那些阿弟大部分都不会说国语。所以中介公司单独给安排了翻译在场。

    他们之间想要完成交易,基本离不开翻译。

    这道题何垚会,不用问什么所谓的货主底价也不用麻烦翻译。

    吴当交代价格的时候,何垚就在一边。

    阿坤老实,吴当怎么交代他就怎么做。

    吴当说开价开到两百万缅币,底价不低于一百万就可以成交。

    一百万大约相当于国币三千块。

    阿坤就真的老老实实开了两百万。

    要是被他知道这客商讨价还价,一定下一秒就实话实说报出一百万底价。

    所以何垚抢先一步说道:“老板,我们是一起的。不瞒你说,刚才有人出价一百五十万缅币,货主不干。”

    年轻客商皱起眉头,“一百二十万,你帮我跟货主好好商量商量。要是成交,我单独给你五千块摆卡。”

    何垚一愣,还有这样的好事?

    五千块缅币虽然也就是十几块左右国币,但这钱来的容易又意外。

    见何垚不说话,客商以为他嫌少,撇了撇嘴,“一万。一万总行了吧?”

    “成交。不过老板,这种事不好被别人知道……”

    “放心。只要谈下来,一切都好说。”

    何垚好歹也是经过电信诈骗生死培训过的,虽然既没骗到钱更没骗来人,但演戏的本事还是学到手的。

    像安排阿坤装模做样跑两趟腿这样的戏码,信手拈来。

    客商满意的付了现金。

    交接料子的时候,何垚感受到他塞到自己手心的纸钞。

    “合作愉快阿弟。以后有好料子记得随时来找我。我还要在这边待个把月。”客商挤了挤眼睛。

    缅币最大面额是一万。

    所以能换成国币三十块的缅币,只是薄薄一张五颜六色的纸片。

    藏在身上很容易,但何垚人生阅历丰富。

    回中介公司的时候找借口去了一趟厕所,他知道身后的迷彩装在观察自己,尽力让自己表现得自然。

    既然角湾市场有给小费的习惯,那回去之后吴当没理由不搜他们身。

    这张纸钞不大,何垚却无法稳妥的瞒天过海。

    他也做不出任意门藏东西这样的事,只能快速观察着卫生间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