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天时间结束,周歌盘坐在床上复盘着今天的情况。

    首先,通过李侍郎死亡现场的蛛丝马迹,发现了凶手做了这么复杂的设计都是在掩盖某件事;

    其次,通过凶手进入书房的路线发现了凶手真正的目标是李怀恩,凶手宁愿杀一整个李侍郎府也不想别人发现李怀恩的事,说明这背后的事比一整个李侍郎府被灭门还大!

    第三,下午的时候自己偷偷去做了件事,但这件事目前不能让其他人知道,因为不能排除锦衣卫内部有内鬼的可能性;

    第四,得知李怀恩反常地去过百花楼,并在百花楼通过老鸨和宣儿知道了李怀恩和严平在百花楼见过面,而且很有可能做了某个交易,甚至见到了严平!可惜严平见到他就跑了,然后马上就死了,不过小萌立功抓到了凶手,可惜凶手不会说话。

    最后,发现这件李侍郎府灭门案涉及到了严佑倒台案和镇北将军夏侯肃暴毙案,还有上个副本的内容,事情相当复杂!

    目前,有两个疑惑一直萦绕周歌心头,一是严平为什么认识自己,和上个副本有关系吗?二是他在死前说的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做冰?

    总不能是在说某位百分百参团的Ad吧?

    最让周歌头疼的是,他自以为这个副本推进的进度已经很快了,一到现场不到十分钟就知道了凶手真正的目标,百花楼一开门就逮到了严平。

    但现在回忆了一番,对于凶手的线索和可能性还是和一开始一样,是0!当初啥也不知道,现在同样什么也不知道!凶手是男是女,是哪个势力的,完全没有任何想法!

    从这个角度来看,自己这个副本还是一点进度也没有啊,这就是噩梦级难度的推理型副本吗……

    算了,赶紧睡觉吧,明天还要继续调查呢,养精蓄锐不彻夜不眠的效果可好多了。

    就在周歌打算将桌上的蜡烛吹灭时,突然看到了桌上放着一本书,是在李怀恩房间找到的那本《兵论》。

    话说,听钟献说,《兵论》是科考必考的一项科目,就像那个世界的圣贤书一样。

    等等,以李怀恩的身份,为什么会在房间里放一本《兵论》?要知道,他房间里其他的书可都是账本和出纳记录,这就很违和了!

    就在这时,周歌突然脑海里灵光一闪,《兵论》,兵,兵……冰!

    周歌好像知道严平最后说的是什么了!

    严平在百花楼给李怀恩的不是别的,就是《兵论》!

    李怀恩第一天是去百花楼和严平接头了,并拿到了《兵论》,第二天和第三天没有出现去喝酒并不是去百花楼了,而是在家翻看这本《兵论》!

    这本《兵论》之所以被翻得这么烂,不仅仅是因为李怀恩这两天在研究,显然严平之前也是天天翻看,想要搞懂其中的奥秘!

    但他并没有搞懂里面的内容,这才让这本书成为了和李怀恩交易的内容!

    那么,这《兵论》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严平是严党的人,是严佑的半个心腹,而严党在倒台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夏侯肃的那批军饷!

    而夏侯肃又正好写了一封密信送了出去,看过内容的周歌知道,需要一本工具书来辅助破译,不然里面的文字全是乱的。

    这种工具书要具备什么特征?首先要传播率广,不能我这边有的书你那边没有,不然就翻译不了密信了;其次就是版本要统一,不然字数页码都不一样,肯定翻译不了;再有就是要普遍,不会引起别人怀疑,就像你拿《新华字典》就很合理,拿《古代苏美尔文明的神学研究》就不禁会让人好奇一下了。

    而在这个世界中,《兵论》正好符合了这三个特点!

    再加上夏侯肃是一个将军,身边带一本《兵论》实在是太过合理了!

    连起来了!都连起来了!

    这本《兵论》就是那封密信的工具书,而且严党的人一定是在很隐蔽的地方发现的,不然为什么会这么重视?

    那么,现在工具书有了,那封密信呢?

    周歌拿着这本《兵论》,默默地从自己怀里拿出了一封泛黄的信件!

    信封上隐隐可以看到几个字:京都东城三街十三弄福顺堂张三启!

    这,正是那封密信!

    或许你会疑惑,这密信是哪里来的,这就不得不提周歌下午在去百花楼前做的事了。

    由于早就知道了这个副本和上个副本的关联,周歌直接就撇开所有人,只带着小萌去拿信!

    而他在去的路上,还给了小萌一个任务:拿着周歌给她的小纸片在城里随便逛,逛到一盒个无人的角落后把纸片塞到一个角落里。

    而自己则是光明正大地走在路上,走出城门。

    虽然不知道这种举动能不能让一些偷偷跟踪他们的人失去判断,或者说,周歌根本就不知道有没有人跟着他们,但谨慎一些总归是好的。

    周歌在出城后,就偷偷摸摸来到了当时埋着张三的乱葬岗,对张三再次说了一声抱歉后,重新把他的坟给挖开了!

    挖开后,里面是一个穿着碎布衣服的白骨,从服装来看,确实是上次埋的张三。而在他胸膛上,有一个羊皮包起来的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