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温语去小院,要安排严珠她们过年。

    到了一看,木博竟然也在。

    祁夫人和祁五,安排他来送年货的。

    温语心中微暖,这个未来婆婆,真是没话说!

    之前,她就让青师傅备了不少年货。这一下,大家更可以过个丰收年了。

    在这儿的人,个顶个手巧,挂上了自己做的灯笼,剪了窗花儿,贴了对联……那字,有的龙飞凤舞,有的清秀锐利……

    满满吉祥话儿。

    “这些是青师傅写的吗?”温语指着问。

    青师傅指着说:“院里的是我写。大门的是我那侄儿写的。

    温语吃惊,一个从那种地方出来的人,能有这样洒脱狂妄的字体……这姑侄俩,真不知道什么来头!

    “刚贴上,邻居就来问、来求。早知道,让他多些写,让李渊出去卖了!”

    温语笑起来……“这个想法好!回头弄好纸,好墨,洒上金。每年年底,送咱们的大主顾!”

    “姑娘只要记得,消费五千两往上的,才算是大主顾!”

    两个畅想未来。哈哈大笑。

    进屋一看,兰舟居然也坐在屋里,抿着嘴,露出脸边两酒窝。

    旁边盒子里,是他的平平安安,两只乌龟,还是趴着不动。

    但是,居然一个穿红,一个挂绿。让人看着,简直要笑死。

    严珠拉温语看,笑了一会儿,才说:“这是小六儿做的。还给圆圆的小兔子和欢欢喜喜做了呢!阿语,一会儿你带回去吧?”

    “初三,我接你去崔家。到时,你自己给她吧!”

    严珠依过来,不舍的搂着温语的肩膀。

    这是第一个两人没一起过的大年三十儿。

    温语安排严珠带着木玲和陈文洁,还有兰舟,回舅舅家过年。舅舅那边住的地方小,守过三十,初一先回来,然后初二再跟温语去舅舅家一趟。

    初三,再带着严珠去崔家。

    木玲和陈文洁已经混成了死党,听说去陈家,就磨着哥哥一起去。

    青师傅打算跟侄子一起过年,守夜。

    温语才想起来那人,“来了京城,一直在忙,也没问他怎么样了?”

    青师傅说:“宋五爷不让他说是如何出来的。他说出来就上了路,沿路的车船都安排好了。让他拌成一个……女病人,一刻不停的上了京。宋五爷安排了地方住。我们进京,在这附近租好了院子,才把他接出来。”

    “要不,让他住在这儿吧,人多热闹,也有个照应。”

    青师傅连连摇手,“这可使不得!不管如何,他有那样的出身。对您和珠珠姑娘,以及其它几个姑娘,都很不便。您虽然有门好亲,但进了侯府,还不知道面对是什么,可不能让您有丝毫纰漏。”

    温语点点头:“那他吃住,还有伺候的人,都精心选。养这么个人,对于咱们不算什么。必须小心,要是伺候不周到,出了事,倒更麻烦。”

    “您放心吧!现在的日子对于他来说,就是吃糠咽菜,也如蜜一样的。我这个侄儿,完全像了我大兄,天资特别聪明。咱们铺子上的事,我只说了说,他就出了几个好主意。他身份未定,腿脚不便,也不出门。

    整日写些东西,日子悠闲。等您嫁了,铺子开了,一切都踏实了。他想开个琴行,带几个学生,不想白白吃饭。”

    “好,这些都容易!先好好过年。今年,青师傅和忆白公子都脱离了苦海,给家人们的香火,也准备得丰富些。”

    “难为姑娘,这都能想到!”青师傅感激的点头。

    温语给看门的一家,还有绣娘和那些小姑娘,都发了不菲的压岁钱。

    新买的几个小丫头,终于看到自己手里的银子长什么样了,高兴的都不知道藏在哪儿好。

    临走,温语把木博叫到一边,跟他说:“你去我舅舅家,如果家中大嫂马氏闹招儿,你就想法子弄晕了她。”

    木博不说话,看着温语。

    “看我干嘛?!你会吗?!要不,我把腊八派过去?”

    木博只是不明白什么要这么做,可不是不会。

    他随了祁五,话少,点点头算是应了。

    温语嘱咐:“要记得,用那种事后她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的办法。”

    上回马氏头晕吐了三天。想闹都没力气……

    ……

    三十晚上,温家张罗了一大桌子菜。

    后厨已经交给吴氏了。

    她管家多年,这次又格外用心……

    原氏,管家也没毛病,但她的侧重点并不在后厨。

    所以,高低立下,这顿年夜饭,色香味聚全,特别合温家人口味!

    有段日子没吃到老家的味道了,温老太太和两个儿子以及孙子,都津津有味。

    温语笑道:“还是咱们老家的饭合胃口!瞧祖母和父亲,还有二叔吃的,高兴都挂脸上了。二婶儿辛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