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元哥儿亦一大早便被乳母叫醒,穿戴整齐后,便抱着来了寿安堂。

    还未看见陆老夫人的时候,他还一副没有睡醒的样子。然而才见到她,便挣扎着从乳母身上下来,一头扑进了陆老夫人的怀里,甜甜的喊着:

    “祖母!”

    他今日穿着银红撒花的绸袄,底下一条松花撒花绫的裤子,穿着厚底的青锻鞋。

    年纪虽小,头发却乌黑茂密,已经能够束起,攒成一个小发包,用一块松花色的巾帻包住。

    巾帻用金线绣着暗纹,四个角各坠着成人拇指那般大的珍珠,随着他的跑动上下晃动,可爱极了。

    眼见这样一个年画娃娃般的孩子朝自己扑过来,还甜甜的叫着祖母,陆老夫人只觉得一颗心都要化了。

    一把将人搂进怀里,心肝儿肉的叫了好一会儿,才将人揽在身前,仔细去看。

    才看两眼,眼里便流露出心疼之色:“瘦了。”

    便忍不住抱怨:“族学中现在课业这样多么?才多大儿的小人儿,刚去两日,我瞧着这眼下便有些青黑了。”

    自从去了族学,天天天不亮的就要起床上学去,没一日好觉睡!

    元哥儿原本便觉得委屈,现下被她这么一问,更是委屈得不得了,瘪着嘴哭诉:

    “先生嫌我的字写得不好,日日让我练,先生不体谅我的辛苦,还要说我练字没用心,就用扳子,打我的手掌心。”

    说着,将两只小手递给她看。

    陆老夫人连忙捧起孙子的双手,明明那嫩白的手心上一丝痕迹也没有,她还是心疼得不得了。恼怒道:

    “赵嬷嬷!”

    赵嬷嬷连忙上前:“老奴在!”

    “如今族学里,是哪个在教这些小孩儿们?”

    赵嬷嬷略想了想,便道:“是槐花巷子里住着的孟易——易老爷。”

    “是他啊。”陆老夫人轻蔑一笑:“不过一个远宗的亲戚,若不是当初先侯爷怜悯他,给了他这个差事,现在指不定去哪里喝西北风去了。

    你回头去告诉他,现在写不好字有什么打紧?原是小孩子手嫩,没力气,等长大了就写得好了!

    才这么丁点儿大,便拘得他们这样紧,若让他们对读书厌烦起来,到时候他如何跟我交代?”

    江揽月进来的时候,刚好听到这番话,一时有些无语。

    她身为侯府主母,更是孟氏一族的宗妇,族学里的事情一向是她打点的,因而自然认得族学里那位负责教导族中子弟读书的易老爷。

    那可是位有真材实料的先生,当年,年纪轻轻便过了乡试,中了举,是个举人老爷。

    别看世间读书人,但凡有雄心大志者,都说要中个状元。

    然而实际上,天下的读书人乌泱泱的,且不说状元,能考上举人的又有多少?

    能成举人者,已经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了。若是碰到朝廷用人之际,举人还能直接做官。

    当年这位易老爷,便听闻要被调去做知县老爷。然而他时运不济,赴任的路上出了意外,瘸了一条腿,从此与官运无缘了。

    但即便是这样,有真才实学在,哪怕是不做官,而是做个教书先生,也不知道多少人家抢着要!

    自从先侯爷去世,陆老夫人当家之后,她借口艰难,裁减各处用度,族学是减得最狠的。

    ——反正当时的孟淮景已经袭爵了,自己的儿子不用读书,其他人的儿子,关她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