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为何张正理笃定封印没问题,那是因为朝廷的何种印信都会盖上无数份发往各个州、府、县的衙门做为备份。

    每当有公务来往的时候,只要牵扯到盖着大印的文书,当地衙门的官员就可以拿出备份进行核对。

    这就是为了避免有人私自刻印,用来蒙骗官府,为非作歹。

    张正理又接着道:“王休,封条绝对不会错的。”

    说完张正理从怀中拿出一张文书递给王休,王休接过来一看,正是户部的大印的样本。

    王休也不矫情,几口吃完午饭,也不等张家兄弟,直接拿着文书就去核对了一下封条上的大印。

    果然,大印没有一点问题。

    王休的眼睛眯了起来。马上转回来。

    张叔叔,您担任大理寺卿多年,对于朝廷的运转应该非常熟悉,小侄有个问题想咨询一二。”

    张正伦打趣道:“哦?还有你王休不知道的事情?”

    王休嘿嘿一笑:“小侄不知道的事情多了去了。还请您老人家指点。”

    张正伦哈哈一笑道:“想问啥就说。”

    “嘿嘿,小侄想问,户部的封条是使用的时候现场写上去盖章,还是提前写好,要用的时候再写上日期和盖章?”

    张正伦笑道:“你以为大印是你的私章,想盖就盖?老夫告诉你,每盖一次都要留档记录,比如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用在什么文书,总计盖了几个。”

    “封条也不可能要用的时候才盖的,万一事情紧急,需要使用封条,恰巧一部主管没有在,拿不到大印怎么办?难道事情就不办了?”

    王休这才点头道:“哦~~,小侄明白了,封条都是先写好,盖上户部大印,不写日期,要用的时候再拿出来填上日期。”

    张正伦笑道:“正是如此,不过封条的使用非常严格,封条制作完成后,盖上章,交由文书记录数量再入户部府库。”

    “要使用的时候,户部主事拿到户部侍郎或尚书的条子后去府库领取,领取时要记录数量,使用用途、签上领取人的名字等等。”

    王休沉思一番道:“也就是说,整个使用过程还是比较严格的。要是出问题,除非监守自盗?”

    张家兄弟一听,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张正伦眼中寒光一闪:“你的意思是说.......户部有问题?”

    王休赶紧说道:“没证据的话,小侄不敢乱说,只是有一些猜想。”

    “别废话,说说你的想法。”张正伦的声音有些生硬,要是户部也有问题,那事情就更加复杂了。

    王休略微沉思便说道:“不怕二位张叔叔笑话,我王休的钱财非常多,这次赈灾的钱粮在小侄眼中实在是不算得什么。”

    “但是,毕竟数目不算少,这么多钱和粮食,如果人少的情况下,搬上搬下也要花很长时间,而且不破坏封条,您觉的可能吗?”

    张正伦一听顿时就明白了过来,眼中寒光一闪,怒喝道:“好大的狗胆,好深的算计。”

    张正理却不明白,追问道:“你们在说什么?我怎么不明白?”

    王休笑道:“张二叔,您想啊,歹人不掉包额时候不可能破开封条一点一点的往外拿出钱粮,再一点一点的装上石头和糠皮吧,那样要搞出多大的动静,所花费的时间又要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