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蛊毒复发,是现下最合理的解释了。

    几人停在夜莺阁门前。

    殷问酒先迈了步子,“进去听听。”

    他们就坐在大厅里,周献招来小二问道:“听闻宁姑娘一曲名动秦淮河,今晚可有曲目?”

    小二一听便知道,这几人非应天府人。

    他好一通吹捧自家,重点是正月里宁可人每日都会弹奏一曲。

    过了正月,便随心情。

    今日几人来的算早,还没到宁可人出场的时候。

    周献似无意同楼还明聊起。

    “早几年听过葵仙儿一曲再难相忘,不知这宁可人可能越过。”

    邻桌很快有人应道:“勉强并齐都难以服人,莫说越过了。”

    “我还真是好奇,那葵仙儿还是个凡人?可人这琴艺在你们眼里居然连并齐都不成?”

    果然还是得风月雅致场所聊这些,周献只开了一个话头。

    两帮人便吵了起来。

    “几位是外地来的吧?在夜莺阁这样的场景常见。”

    “对,夜莺阁自从封出个秦淮第一琴师后,这个论题就没停歇过。”

    “我看呐,还是夜莺阁的老板会来事,这不是生意一日比一日红火了吗?”

    周献引着话题到葵仙儿究竟去了何处。

    众说纷纭。

    那个说是被高官子弟残杀,衙门压着没能办了的说法居然是最多的说辞。

    几人面上点头迎合,内心却无头苍蝇似的。

    他们知道人是去了云梦泽,眼前便等于丝毫没有听到可靠消息。

    闲谈之间,舞台上的舞姬一曲结束,场面安静下来。

    “是宁可人要出场了,这位公子不妨一听,心中自有决断。”

    周遭的热闹声瞬间收了个净。

    这位宁可人排场倒是不小。

    小厮摆好了古琴在舞台正中间。

    一位穿绯色纱裙的女子走了出来,额前描着一朵桃花,面相妩媚。

    她福了个礼,不发一言坐下。

    琴声传出,是一曲梅花三弄。

    以殷问酒不懂韵律的人来说,是好听的。

    但葵仙儿的梅花三弄,更有意境,更能让人沉浸其中,似雪里赏梅般亲临寒霜。

    一曲终。

    掌声,夸赞声随之响起。

    殷问酒看了看楼还明和周献的表情,显然并未被震惊。

    “如何?公子是听过葵仙儿曲子的,当能做下评判。”

    周献毫不客气,“自然是葵仙儿。”

    葵仙儿在春榭潮日日弹奏多曲时,也比这位宁可人的琴技要来的出色。

    现在回忆起来,葵仙儿那时也许一为掩盖自己的琴技,并未十分表现。

    二则可能是心慌、急切、害怕……让她心绪不宁,所以琴音打了折扣。

    葵仙儿一派增员他们几个后,两派之间又是一番批判拉扯。

    殷问酒觉得没意思。

    正准备换家店坐坐时,站宁可人的一人突然说道:“府尹公子大婚都请了宁可人入府奏曲,她若不是这秦淮河第一,你说谁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