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听到广播的通知,早有心理准备的孙可露出了职业的阳光笑容。

    沙马赫第一个跑过来给了孙可一个拥抱。

    摩洛哥中锋来阿森纳就爽了半个赛季,后来一直给范佩西打替补,一直过得很挣扎。

    他是发自内心感谢孙可,后者现在是主教练眼中的香饽饽。

    教练欣赏他,球迷喜欢他,队友认可他。

    就算孙可那次机会处理得独一点,大家也不会说什么。

    反正这个世界上,被偏爱的人大多数都是有恃无恐。

    张伯伦紧接着也拥抱了孙可。

    孙可帮助他完成了阿森纳的第一个进球,这对他来说绝对意义非凡。

    席尔瓦也给了孙可一个拥抱,他觉得这个年轻人踢球很聪明,很无私,总是为别人着想。

    这样的人相处起来很舒服。

    紧接着是麦孔和卡普德维拉,这两个人都把孙可看成了同龄人。

    从心理年龄看,孙可和他们确实是同龄人。

    孙可和队友们勾肩搭背,绕球场一周答谢球迷。

    欧洲足球氛围确实很好,酋长球场基本上场场都是接近爆满。

    比赛结束后,球迷们还留在球场一起庆祝。

    不单单是阿森纳的球迷氛围好,就连莱顿东方这样的“小镇球队”,也有足够的支持者。

    孙可觉得这种氛围要靠时间积累,有了阵地,才能培养出氛围。

    英格兰足球早期恐怕也是瞎折腾,但是人家用时间孕育出了底蕴。

    曰本高中足球气氛火爆,整体实力让人羡慕,那是因为人家一直在坚持做事情,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式。

    前世,孙可所在的城市也有一家俱乐部,还不是中超。

    哪怕那支球队没有什么球星,一直在次级联赛。

    五年下来,也收获了整个城市的支持。

    眼看当地的球迷已经有点俱乐部文化的苗头,俱乐部跑了。

    换了一座城市。

    后来,那座城市再也没有出现过足球队。

    城市里形成的足球氛围几年后消耗殆尽。

    华夏不缺想好好搞足球的人,只是......

    很遗憾。

    孙可很快从思绪中挣脱出来,给一个穿24号的小朋友签名合影。

    那个小朋友是阿森纳的第三代球迷,他的爷爷和爸爸也在场。

    他的爷爷询问孙可会不会工夫,他的父亲在确认孙可会不会长期留在阿森纳。

    在孙可做出肯定的回答后,那个中年男人表示以后要穿着24号球衣来酋长球场。

    很快,孙可接过了赛事组委会的奖杯,这次采访他的是一个身高和他不相上下的壮汉。

    那个哥们先是恭喜了孙可,然后问起了最近热议的话题:“这段时间,你在球队的位置成为了众人热议的话题,你怎么看自己现在的位置?”

    孙可举了举奖杯:“你怎么看?”

    记者大笑了几声才开口:“你当然是这场比赛的最佳球员。”

    “阿莱克斯爵士认为这个位置浪费了你的天赋,你有没有想过让自己的位置前提?”

    孙可的表情稍稍严肃:“我认为球员的个人处境和球队的现状应该保持一致。”

    “球队的成绩应该被放在第一位,胜利对一支像阿森纳这样的俱乐部很重要。”

    “主教练选择球员是为了球队的整体着想,而不是单纯为了球员舒服,我觉得没有问题。”

    “我认为这个位置可以最大程度发挥我的特点,我很高兴能够为阿尔塞纳先生踢球。”

    “当然,也许以后会有调整,但不是现在。”

    ......

    回答完问题,孙可拍了拍主持人的肩膀,又轻轻拍了摄影师,朝着镜头挥了挥手,走回更衣室。

    穿越来之后,孙可已经适应了欧美人的聊天方式。

    无论是职业球员和普通人,都喜欢有自信,敢于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的人。

    如果你谦虚地说自己不行,他们就真会觉得你不行。

    因为他们不能理解一个人为什么要把自降一等。

    以退为进的方式在这里行不通,除非这个人已经变成了行业第一人。

    如果梅西在采访里说自己的在传控的节奏上还要调一调,大家会觉得梅老板是个完美主义住。

    但如果张伯伦只说自己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那大家会觉得他在这些方面应该是没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