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事实上,当最开始央视的《中韩歌会》节目组找到华纳,询问他们有没有帮忙制作DVD并发行的时候,周建辉是想也不想地点了头。

    他当时也没想那么多,脑子里就一个心思:哪怕亏本,这也得干好了。

    华纳才刚进入内地市场没多久,这对他而言就是一个机会。

    而且他也清楚,要是没有周易的话,当下中韩歌会这种意义重大的场合如果真的要制作DVD发行,那很难说有华纳沾边的份。

    因此这才在第一时间找上了周易,与他商量了一下。

    结果没成想周易在听说了他的想法后,反而另辟蹊径提出了这么一个建议,令他茅塞顿开——

    悟了!

    易,还得是你!

    要不是还没有差不多大的女儿,周建辉恨不得把女儿嫁给周易。

    当然,他严重怀疑周易这么干还有一层想要恶心人的意思在里头。不过那无所谓了,反正这玩意又没证据。

    等到打完电话的钱江回到演播大厅时,周建辉正好挥别了周易离开——

    “阿易,你定制的演出服已经搞定了,待会可以回去试试上身效果怎么样,不满意的话再改改。”

    钱江的语气里多少有些兴奋:“《当代歌坛》的特刊专访时间也已经定下来了,是年后的3月1日。

    “另外,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香港的《亚洲周刊》?就以前是时代华纳旗下的,但94年被明报给收走了的《亚洲周刊》。

    “他们想邀请伱做一期封面人物,时间在12月1日。”

    《亚洲周刊》封面人物?

    闻言的周易不由得挑了挑眉。

    作为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中文周刊,《亚洲周刊》的服务对象完全可以说是整个亚洲甚至于是世界范围内的华人。

    前身是时代华纳旗下的《亚洲周刊》英文版下面的一个子刊,只不过随着亚洲华语区的迅速崛起,作为中文版子刊的《亚洲周刊》在被明报收购拿走了控制权后,在华人范围内的影响力反而超越了曾经的英文版《亚洲周刊》。

    “为什么不是《时代周刊》?”

    周易有些好奇。

    以那群美国佬的尿性,没理由《亚洲周刊》都来了,《时代周刊》反而不来。

    “哦,《时代周刊》现在暂时没空,他们忙着内斗呢。”

    “……”

    6。

    眼看周易的脸色顿时变得怪异,生怕他觉得自己是在敷衍的钱江进一步解释起了缘由。

    虽然中文版的《亚洲周刊》现在已经脱离了时代华纳的控制,成为了明报的财产,可英文版《亚洲周刊》的股份与控制权还在时代华纳手里。

    但偏偏好死不死的是,时代华纳旗下的《时代周刊》还有个亚洲版。

    两家由此形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内斗,尤其是在1994年明报收购了中文版的《亚洲周刊》并在接下来的数年里将其做的反超了英文版后。

    时代华纳内部的不少人现在都在围绕着“反正干不过中文版,不如直接关闭《亚洲周刊》英文版,把资源投入给《时代周刊》”这一决议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友好交流——

    包括但不限于拍着桌子说Fuck,指着鼻子骂bitch等等。

    钱江就像是个当事人一般滔滔不绝的为周易还原了那一场热烈而又友好的交流,双方唇枪舌战,你来我往。

    “也行吧,给多少钱?”

    “500万。”

    ………………………………………………

    “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