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还真是好事儿一件件的来,等明年这个时候,咱家也能添丁进口!还是添上好些丁!

    来,咱们全家人一块儿碰一杯!”

    虽说是碰杯,但实际上是碰碗。

    大人的碗里的是自家酿的高粱酒,小孩和不能喝酒的女人,碗里的是熬好的山楂汁儿!

    碰完碗,杨父一句“开造吧!”然后率先夹了一筷子菜进嘴里,全家人就开动了。

    今天晚上这一顿饭很丰盛:

    就连各家带来的粘豆包都是各式各样的,有黄的,有白的,有大的,有小的;

    整整两小盆的小笨鸡炖蘑菇,除了蘑菇,还放上了大把的粉条子,那夹起来颤巍巍的粉条子,秃噜进嘴里,那是没得治了,太好吃了;

    酸菜馅饺子,那是必不可少的!好吃不过饺子,东北人的年夜饭可不能少了饺子!

    还有一道豆腐炖鱼,都说年年有余,所以这年夜饭肯定是要有鱼的。

    千滚豆腐万滚鱼,放了农家酱和豆腐的炖鱼,那真是特别的鲜美!

    除此之外,还有用各种小腌菜制成的凉菜;

    烀好的地瓜,蒸好的苞米,还有一道大杂烩。

    这个大杂烩就是用荤油炒的,加了各种各样的干菜,还加了一些肉,反正和在一块儿还是挺好吃的。

    屋里暖融融的,热热闹闹的。

    有大人的说话声,也有孩子们的笑声。

    等吃完了晚饭,大家也都没走,而是围着火盆说话。

    当然,这时候就有一些适合聊天用的东西登场了,比方说毛嗑儿(瓜子),松子,炒花生,核桃。

    觉得渴了,还可以拿两个已经缓好的冻梨吃吃,甜滋儿的,冰凉的,吃着贼舒坦!

    杨母嘱咐杨智杨睿:“老三,老四,你们俩的媳妇儿都怀上了!

    老三媳妇儿是这么多年了,好不容易才有这一个,没满三个月,就不算坐稳胎;

    老四媳妇儿是怀的俩,肚子也不小了。

    明儿就别让她俩跟着去拜年去了,再磕着碰着了!”

    杨睿点头,他本来就是这么想的,毕竟拜年的时候人多,要是哪儿跑出来一个兔崽子撞着他媳妇儿了,可咋整?

    再有,自家媳妇儿这大着肚子,杨睿可不能劳累她满屯子转圈拜年去。

    “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媳妇儿这肚子,还真是不能满屯子的跑!”

    杨父也赞同,就老四和老四媳妇儿这黏糊劲儿,老四媳妇儿要出点什么事,恐怕老四得疯:

    “嗯,不去就不去吧,你到时候给你叔叔伯伯们解释解释,长辈们也都能理解!”

    杨智也跟着点头表示赞同。

    李大妮在旁边撇撇嘴,想嘀咕一句,当初我咋没这待遇?

    到了还是憋住了,毕竟她也不是什么一点眼色都不懂的人,毕竟都三四十岁马上就要当婆婆的人了。

    不过幸好她是憋住了,不然杨母准得骂她。

    想当年,李大妮怀着孕呢,不让她拜年去,她非得去。

    去也就算了,还傻吃傻喝的,在这家的时候塞一点儿,在那家的时候塞一点儿,杂七杂八,也不知道塞了点啥。

    回家就开始跑肚拉稀,好一番折腾,闹得全家人都没过好年!

    回到正题,其实温暖差点儿都要忘了她还得去拜年的事了。

    因为往年她都是闺女,不是新媳妇儿。

    在她们那边儿,大年初一,父兄叔伯都要去同族长辈家里拜年,但是温暖不用去,因为女孩儿是不被允许去各个长辈家拜年的。

    当然,年前去姑奶奶这种亲戚家啊,年初二跟着父母去姥姥家啊,这种的例外。

    反正大年初一吧,要不就在家待着,要不就出去玩。

    温暖小的时候还跟小伙伴们出去玩儿,长大了以后就基本上待在家了。

    所以,等婆婆提起她不用去拜年这种事儿,她才想起来,哦,她现在已经不是家里的闺女了,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儿了!

    不用去更好,还能省点事儿,不用那么累了!

    杨三嫂石晚丫也是这个意思,她好不容易揣上了个娃,现在干什么都是小心翼翼的,能不去当然是不去最好。

    当然,她比温暖知道的多点儿,在杨家屯这边,也有人觉得孕妇串门儿拜年是不吉利的。

    甭管吉不吉利,她觉得,还是肚子的娃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