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梅花奖第一届名为“1983年首都戏剧舞台中青年优秀演员奖”,后更名为“梅花奖”。

    首届梅花奖就推出了包括刘长瑜、李维康、李雪健等人在内的15朵“梅花”,在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不说戏曲和歌剧,江浔知道第一届获奖的话剧演员有李雪健,第二届有人艺的罗历歌,第三届有丁嘉丽,第四届有吕晓禾,梁冠华,张国立,温玉娟……

    第五届有奚美娟、宋国锋、野芒、韩童生、张秋歌……

    这些人,都是话剧舞台上响当当的人物,后来在影视界遍地开花,什么宋江,梁三喜,张大民,康熙,林冲……都是人家演剩下的……

    梅花奖现在是每年一评,自已真的有机会参评?

    他望着徐院长,现在还是云里雾里的。

    “努力,做一朵盛开的梅花吧。”徐晓钟勉励道。

    嗯,江浔知道自已该走了。

    他站起身,徐晓钟看着他年轻的背影,很是欣慰,有如此学生,也算是自已戏剧生涯很值得夸耀的成就。

    “院长,我有个请求。”走到门口,江浔站住了。

    “说,都可以解决……”徐晓钟没有犹豫,什么北平户口,什么三好学生,什么留校任教……他都可以答应。

    “院长,我想推荐何冰出国留学。”江浔一咬牙说了出来,说出来就轻松了,嗯,也不枉这半个月何冰每天在台前幕后陪着自已。

    徐晓钟严肃起来,他足足盯了江浔半分钟,“可以。”

    真的?

    江浔喜出望外,去吧,去吧,以后就没有什么大宋提刑官,也没有什么鸟人里的黄毛……

    “嗯,等你当院长的时候吧。”徐晓钟一挥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噢,江浔悻悻而去,自已当院长,何冰都得四五十岁了,他还愿意去吗?

    说不定在四合院里搂着娄晓娥,谁都不爱搭理呢。

    ……

    江浔的生活又回归到晨功,上课,食堂,排练厅,去人艺……的节奏里来了。

    这天,下了公共必修课,又到排练厅里排了一段小品,回到宿舍,已是中午。

    楼道里昏昏沉沉的,江浔一边走一边喝着稀粥,小米粥里加了碱面,很香。

    “同志,你好。”江浔抬起头,一黄头发蓝眼睛络腮胡的外国人正瞅着他呢,“我们找中戏的表演系的江浔。”

    哦,找江浔?

    “我就是。”江浔下意识挺直腰板。这些日子,在校园里,在校园外,他都是明星一般的存在,他很享受这样的感觉。

    “噢,不是,我们找桑树坪纪事里的江浔。”对方一愣,马上摆手纠正他。

    “我就是。”江浔又挺挺腰板,他自已感觉又长高了半个脑袋。

    “我们找那个疯子,你不是……”对方显然有点急了,他以为江浔在逗他玩呢。

    “我就是……”江浔感觉自已的腰杆实在没法儿再挺了,再挺上半身和下半身都快要脱节了。

    “他就是……”昏沉中的楼道里,好象突然被一道光照亮了。

    江浔扭过头,哦,原来蓬荜生辉这四个字,古人诚不欺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