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xxxx大学,在校男学生,约七千五百名。

    xx大学,在校男学生,约两万名。

    关东工业大学,在校男学生……”

    “等一下,”对方打断了汇报,“所有工业大学一律划去,不计做后备兵力。继续……”

    “是!”

    *******************************************************************************************

    四十五、遥遥无期的两年之约

    为了在全国足球联赛中取得更好的名次,在足球方面的提升固然最为重要。但能够留在关工大,是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我们大学每年都有人退学,有的是迫于经济压力,也有的是因为学业上的失意,或是出于能力问题,或是出于个人理想。

    特招的体育生在学费方面比一般本科生稍低,毕竟这是一个才住两年宿舍就会被赶出的低等群体。而早在jonny的时候,就有“校队被提拔为市队以后能得到补贴”之类的惯例,所以经济问题还是小事。体育生在学业成绩方面虽然不像其他本科生要求那么高,但就像我们刚来时被交代的那样,文科课也需达到最低的标准。这对于通过高考途径入学的本科生来说要求很低,但对于高中就不重视学业的体育系学生来说还是非常有挑战的,尤其在大三大四这样快要毕业的年级。文化课达到最低标准,在那些奔着文凭而来的球员眼中都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对文凭没有执念的我们来说,更是如此。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我们被这所学校相中、做了这所学校的体育特长生,就必须完成学校所要求我们做的事。在没有专业足球运动员的时代里,只能通过校队的方式参加全国性的比赛。离开了学校,将会一无所有。

    害怕的,并不是结束自己业余足球选手的生涯。早在高中毕业的时候,我们那一届的几个人就有过想放弃足球的愿望。之所以还在努力踢球,之所以还在咬着牙学习理科,就是为了能同大家一起,看看我们能在全国足球联赛的巨峰中攀登到什么样的高度。

    ·

    听着甲队和丙队在联赛中的成绩,踩着一场又一场专业课考试的及格分数线,大四的一年也即将走向尾声。我们相互之间约定,不管本科毕业以后是否有机会读研,都要做关工大的oldboys,继续为关工大踢球。但现实是,如果因为工作或是个人家庭的因素,没有机会一起训练的话,迟早是会解散的。这也是有史以来体院的学生在本科毕业以后通常只剩下一半的原因,如果我们这一届也是如此,说不准有幸读研的人也会落到要跟其他队重新整合的结局。本科最后的日子里,短会的气氛没有了往日的欢闹,每个人都看起来有心事一般。我在图书馆里准备研究生考试的时候,也时常看见队友在角落里奋笔疾书、努力寻找着愿意带自己的导师的身影。内心是说不出的感慨。但也知道,考上的概率还是不大的,哪怕最水的专业对我们当中的很多人来说也难比登天。

    想着,大学四年,我们jonny组再也没人掉队,大家都努力过了,已经相当不错了。再下去也不敢贪求了。但就在我们本科的毕业典礼上,收到了一个有些意外但又有点在情理之中的消息。

    那个时候,局势已经非常动荡。军队是一方面,国家也需要工科方面的人才。因为关工大所有本科生,就像看不起我们的导师所说的那样,不管是跳舞的还是踢球的,在进了这个大学以后都被要求学习其他本科生的课程,挑选自己的专业,所以也算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培训。因而,为了工科人才培养的需要,一切像我们这样准备毕业或者即将毕业的本科生,都被强制性地要求留下来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