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来往的行人中有的满脸喜悦,看来收获不少,有的面露愁绪看着来往路人,也有小孩子拉扯着自家大人停留在小食摊前不肯离去。

    许多人步伐匆匆,想要趁着今天把未来一个月或者更久的时间需要的东西带回家。

    第一次亲眼看到这样古色古香的景象,和那些影视城或者旅游景点完全不同,更加真实,梅蔷花看得眼里全是惊叹。

    “热闹吧?”族长夫人笑问。

    “嗯嗯嗯。”乖巧点头。

    “走吧,跟着我去绣坊看看,你虽然不会绣花,但是要是能接个简单络子的活也是可以的。”说完又看了看梅蔷花的手,粗糙不说还有裂口,看起来和那五六十的老婆子手一样,不精心养个半年怕是碰不得绣花工具,“你这手……算了,络子打的好的话也能赚些花用。”怕是没时间养着呢。

    梅蔷花点头,跟在她后面,来到一家“景明”绣坊。

    景明绣坊不但收绣样也卖绣样,还接成衣制作,售卖布匹,后院的屋子里还有几个绣娘。

    一进去,族长夫人便说,“你先在绣坊里面看看各种花样和络子,我去把绣样交了。”

    梅蔷花点点头,主动走到离柜台远一点的布匹区逛着。

    每一匹的布都是单一颜色而且颜色深,大红大紫大绿,粉色的也有,但是更接近玫粉色,也没有什么渐变色之类的,不知道是在小镇上卖不出去所以没有进货还是大景国没有。

    但自己觉得还是因为小镇卖不出去或者拿不到货的可能性大一点。

    摆在明面上的只有麻布和少量的缎布,再好一点的应该不会摆在面上,毕竟绣坊最主要的还是绣花。

    直到族长夫人走到梅蔷花面前,她才回过神,笑着问道,“孙奶奶都弄好了吗?”

    “好了,你可要去镇上哪里瞧瞧有没有什么活计?”族长夫人说完又有些不好意思,“原以为绣坊会需要一个打杂倒水的,可是不巧的很,昨天一位绣娘的侄女应聘上了。”

    “没事,我去别的地方看看就好了。”

    族长夫人面色有些担心,“那你一个人行吗?我这还得去杂货铺子买些零碎的东西。”

    梅蔷花一喜,“没事,您先忙您的,我自己可以的。”

    “那你申时前记得在镇子门口和我们汇合!”

    “嗯嗯嗯!”

    族长夫人面上有些担忧地走了,梅蔷花把头顶的帽子摆正,把两边留下来的细绳在下巴处打了个结,保证帽子不那么轻易掉落后,朝着族长夫人离开的相反方向走去。

    可能因为今天是赶集的日子,很多店铺外面都有白景镇底下的各个村子里的人拿着自己制作的东西,或者山里打到的野味,野果子一类的在售卖。

    花八个铜板买了一个半人高的带盖竹背篓,一路逛过去。

    在铁铺购买了一把柴刀,一把新菜刀,一个不大的铁锅,花了五两多,铁匠说给自己抹零,收了一枚小银锭,嗯,没给自己找零,那就是说一枚银锭值五两银子,现在空间里还有七枚,那就是三十五两。

    不算铜板,从李老头家拿到了一百四十两银子。

    这两老家伙确实有钱,难怪敢供李老大读这么多年的书。

    借着把东西放背篓的空档里收进了空间,继续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