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此话一出,未央宫又热闹起来,立马有许多人跳出来,有的是为海汝贤鸣不平,有的则是主张重罚海汝贤,甚至还有的跳出来拍秦明的马屁,歌颂他慧眼如炬。

    “肃静!”张永见秦明眉头一皱,立马大声喊道,百官也安静下来。

    “降正七品国子监监丞海汝贤为从九品太子府录事!”张永宣读秦明口谕,声音传至殿下,海汝贤叩头接旨,随后起身站回队伍里。

    秦明再度扫视百官,然后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本宫今日第一天监国,就得闻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如今灾民需要救济,奈何国库空虚,希望诸位能为国出力。”

    百官同时一愣,没想到秦明竟然可以把话说得这么明显,简直就是把自己的目的摆在了台面上。

    秦明也懒得遮掩,直接给出自己的态度,北方大旱,朝廷要赈灾,两个字,要钱!

    这下下面的百官炸了锅了,纷纷摆手,说自己清正廉洁,除了俸禄别无他钱,对于北地大旱也是有心无力。

    “启禀殿下,老臣陆思明,愿意捐出五千两银以助赈灾!”右宰相陆思明最先站出来,躬身说道。

    “老臣李三光,也愿意捐出五千两银,赈济灾民。”李三光自然不会落于他后,也出列躬身说道。

    两党首领率先站了出来,其余人也只能纷纷站出来。

    “臣愿捐出两千五百两,赈济灾民。”

    “臣捐一千两。”

    “臣捐五百两。”

    “臣捐一百两。”

    ……

    “把他们认捐银子的名单记录在册。”秦明对着张永说道,事实上不用秦明说,他就已经把百官所喊的记了下来。

    “退朝!”秦明冲他使了个眼色,张永立刻懂了,大声喊道。

    百官叩头下拜:“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早朝散后,百官散去,秦明还得去御书房批奏折。

    刚进御书房坐下,身边的太监就把一叠奏折搬了过来,秦明一翻,上面已有朱批。

    “这是怎么回事?”秦明把奏折往桌角一扔,冷着脸问那个太监。

    那个太监赶紧俯身跪求饶命:“殿下饶命,这朱批是宰辅和秉笔太监一同批奏的。”

    “哪个宰辅?”秦明眼里杀机顿生,朱笔批题乃是皇权专属,秉笔太监的权利也不过是根据皇帝所说在奏折上批奏,并没有擅自动笔的权利,至于宰相则更是无权查看奏折。

    “李…李相和陆相。”小太监诚惶诚恐。

    “把秉笔太监给本宫叫来。”秦明倚坐在椅子上,对着小太监下旨,“对了,还有张永。”

    “奴婢遵旨。”小太监松了口气,赶紧跑去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