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我们这一族传承记忆中属于涂山狐族,我一出生就没见过爹娘,所以也没有名字,麻烦主人给起个名字吧~可以吗”小狐狸眨巴着狐狸眼,对着姚云星卖萌。

    “你是九尾天狐的后代,属于仙狐一脉,本体长得憨态可掬,软萌可爱的,但化形的狐族男的俊,女的美。那我叫你花颜吧,希望你化形后,是个漂亮娇软的大美人。”

    “为什么不能是个风流俊俏的小公子啊?”小狐狸质疑道。

    “因为相较于风流俊俏的小公子,我更喜欢漂亮娇软的大美人啊。而且就算你化形的时候,想选择成为风流俊俏的小公子也不碍事的,谁说男人不能叫花颜。乖,相信我,就这么定了哦,大名叫花颜,平时叫你昵称花花。”

    “好吧,谢谢主人给我起名字。以后我就是花花了。”小狐狸用意识和姚云星交流道。

    “不用客气,不过咱俩也不是签订的主仆契约,你也像小梨一样叫我星星或者阿星吧。”

    “好哒~星星,你人真好。花花喜欢你。”小狐狸蹲在地上,仰着头,尾巴轻轻的来回晃动着,耳朵可爱的一抖一抖,让人好想抱在怀里撸毛。姚云星这样想的,也这样做了,将花花一把捞了过来,抱在怀中,一只手不停的抚摸着它的毛发,花花也非常配合的让撸。

    冰月仙梨见这二人一个享受撸毛,一个享受被撸,浑身的叶子抖了抖。姚云星撸了一会儿,想到还有正事儿要办,将小狐狸放在地上,让冰月仙梨看着它不要闯祸,从空间里退了出去,在水潭中快速的捞了几尾鲤鱼,背在背篓中,离开了此处洞穴。

    从空间割了些成熟的芝麻出来,同样装在背篓里,快速的返回家中。天气越来越闷热了,天空上布满了云朵,看不到一丝蓝天,气压也非常的低,预计马上将会迎来一场大雨。打开院门,姜辰团子不在,估计山洞中习武呢。先把东西放了进去,然后快速的奔向山下,几个徒弟,都在。

    姜炎带领他的妻子林英、姬珩的娘姜三娘子,还有姚武的妻子熊花,在土窑那边烧制瓦器。姜炎一边忙自己手中的制作,一边给其余三人做指导,那三人竟然也学的非常投入。其他的几个徒弟则砍回来不少的木头,几人在对木头进行处理,将木头上的枝杈先砍掉,然后再剥皮,这些可以用作烧制瓦器的燃料。刚好下来,还没走到几个徒弟跟前,姬珩跑了过来。

    “师父,您过来了,是有什么吩咐吗?”

    “既然你过来,那你就帮我去部落那边跑一趟,看看他们粮食都打完没,如果没打完,让他们赶紧找个山洞,把粮食都收进去,我观天气,再过一个时辰,必将迎来一场大暴雨,这场暴雨大概会持续到明天午时,让大家做好准备,无事不要进山靠近河边等地,多捡些柴放进住的地方,好取暖加做饭。赶紧去吧,快去快回,也好收拾下自己家。”

    “好的,师父,我这就去。一定将师父的话一字不差的带到。”

    说完,就赶紧跑去部落的方向,安排完姬珩送口信,自己也安心了些。反正话带到了,那边的事情算是解决了,接下来要解决自己这边的事情,刚才说话的时候,离得较远,几个徒弟也没有听清,姚云星,来到姚武等人面前,对几人说道。

    “你们几个先停停手中的活,家属什么的,现在开始,多拾些柴放入洞中,今日会有一场暴雨袭来,你们做好准备。赶紧回家收拾一番,有晾晒东西的,赶紧回去收起来。至于你们几个,跟我去姜炎那边,我要给土窑做个棚子,省的下雨的时候,将火熄灭了,这一窑的瓦器就都废了。再把之前采的大芭蕉叶都拿过去,再多割些茅草过来,快,动起来,时间紧迫。”

    说完姚云星率先走向姜炎那边,几个徒弟及在场的家属也各司其职动了起来。

    来到姜炎这边,几个人十分投入的在制陶,完全没发现姚云星的到来,姚云星则直接挥一挥手,以土窑为中心,周围立马钉入地下十二根粗壮的木头做支撑立柱,这样结构不容易坍塌,两百平米的空间,足够容纳下土窑和较多的人,立柱上方利用榫卯结构连接,固定上实木的房架。

    由于时间紧迫则全靠术法操作,侧面成三角形,利于疏导房顶的雨水,结构也更加稳定,房架上面都是厚木板紧密相连。虽然是术法操作,但是动静也不小,惊动了姜炎几人,都放下手中的工作,看着突然出现的简易亭子,除了四面无墙,简直是个非常棒的住所。三角房顶延伸出立柱很多,即使斜着的雨也淋不进去。

    “师父,这是?”姜炎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我观天象,再过不久将迎来一场大暴雨,我看你们这边已经起了一窑炉的瓦器了,如果下雨中途火焰被熄灭,这一炉你们的心血就白费了,我想着给你们造个挡雨的亭子,靠你们师兄弟几人是来不及了,我就动用些法术,把主要的部分给弄了出来。

    一会儿你们师兄弟过来再铺上一层芭蕉叶,一层茅草,这样雨水就完全淋不进来了,这一窑炉的瓦器可以保住了。等日后闲暇时间,可以让手艺好的,编上一些草席,分别挂在四周,天气冷的时候放下了,天气热的时候卷上去,非常方便。我再给你们放上些,石墩子,利于你们休息。”

    说话间,又在窑炉的两侧放上了两条石凳,其实就是之前切割下来的石料,一立方米的十块,横排两个,纵排四个,也就是宽两米长四米的石凳。内外两侧皆可坐人,也可躺着休息。这边距离河边五十米远,因为那是自己规划的防水堤。

    坐北朝南的方向,距北边山脚下五米距离建造的,左手起紧邻防水堤开始,内部长二十五米,宽八米,高三米。除去直径两米的土窑,即使放上两排石凳,依然非常宽敞。几个徒弟也拖着芭蕉叶和大量的茅草过来了,也叹服师父的这个建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