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法保之前也在客栈里打听了一下,小二说镇子上就有驿站。

    在古代的时候,主要还是靠驿站进行一些官方的信息传递。

    其实自商周时期,国家就开始设置的专门的驿站负责传递信息。

    在那个时候,没有电话、手机,只能靠人工传递信息,这么算起来,在中国的邮差也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了。

    如果赶上特别紧急的事件,那就是“八百里加急”,需要驿卒一站一站地送,马累了更换马匹。

    比如说之前电视里就演了,后面康熙收复台湾的时候,捷报就是八百里加急送到康熙手里的。

    再有就是一些贵族的特权了,比如历史上有名的:红尘一骑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闯王李自成在起义之前,就是一名驿卒,因为下岗失业才造了反。

    但是驿站并不合适啊,法保想着,虽然是可以把信息传回去,但时效性和安全性太差了。

    法保想了想,还是把眼光定睛在一边打瞌睡的旺财身上。

    旺财虽说是条斗狗,但狗的技能可是样样不少,比如说闻着气味寻个东西啦什么的。

    如果旺财可以回去的话,一定能找到贾宇,而且循着气味也能找回来。

    不过就是跑回去的话,肯定是不行的,不说这个距离已经走出来这么远了,就说一条狗跑在路上,指不定就被人宰了吃了。

    法保瞅了眼趴在地下的旺财,这几天伙食好了,活动的也少,能让惜雪抱着,绝对不自己走路。

    肚子上的肉都已经溢出来了。

    嗯,还是得找个能飞的,等看看,不知道鹰怎么样,清朝不是有很多养鹰的吗?

    得找只大点的,跟它商量商量。

    有了主意以后,便吩咐诗儿准备纸笔,把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和想要询问的事情写了下来,不管怎么样,总得书面写下来,总不能靠旺财去传话吧?

    汪汪汪!

    ???

    第二天一早,法保便跟小二打听了一下,朝着一个训鹰基地而去。

    说来也巧,这个青县,正好盛产猎鹰。

    之所以盛产猎鹰,倒不是有多少的历史原因,而是因为青县附近地形地貌合适,小的动物也有不少,所以也算是后来才慢慢发展起来的。

    当初满人入关的时候,把养鹰的爱好带入了北京,同步呢,也带进了中原地带。

    康熙皇帝到了后面,也养着一只老鹰,名叫海东青,康熙是喜爱非常。

    一些地方的人为了巴结京城里面的满族贵人们,也都纷纷投其所好,开始从各地搜罗鹰种,用于送礼。

    不过这个野生的鹰,要到八旗子弟达官贵人们手里成为玩具,那中间必定还要经过一个过程,叫做熬鹰。

    熬鹰呢,其实也是老北京话,叫做熬大鹰,是训练猎鹰的一种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不让鹰睡觉,熬着他,让鹰困乏不已,把野性逐渐的收敛,才能够听的了指令。

    关于这一点,法保记得开心麻花的电影,《羞羞的铁拳》里面就有一段马丽和艾伦熬鹰的场面,虽然搞笑,但是意思差不多,当然不是把鹰熬死!

    法保一路打听一路走,骑马走出了很远,才来到了一处巨大的围栏面前。

    这里就是所谓的训鹰基地。

    法保远远望去,数不清的鹰在空中盘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