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正文前提示:

    本书因广大书友坚决反对继续采用西方式的主角名,所以从这章起主角改名沐天晨。

    从今往后,德拉克.D.夏亚将作为一种隐藏式名讳,只会出现在必要场合。

    另外,为了避免突然改名造成的不适应。本章将作为正文的同时,还是一个名字交替的过渡章。

    大唐入侵中世纪欢迎所有人,不论是书迷还是打酱油的人。

    所以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只要能驳倒我就算你的道理比我更强,我会认真修改。

    最后求个推荐~以上!

    ——————————————————————————

    半个多月后,唐安城内两千多名居民的安置工作全部按时完成。

    从唐安城北门进入城池内部。首先映入眼帘就是人来人往的热闹街道,成百上千的居民们来回走在一条青砖铺垫的石路上。

    城门楼是经过后期工人们加工扩建的石门楼,以前的木墙因为高度只有不足两米多很容易被敌人攀爬。后来经过夏亚率领一众矿工们仔细勘探,然后细致划分后就开始了紧张有序的扩建工作。

    目前为止,整个唐安城的所有城墙全部完成了扩建工作。

    以前系统附赠的木墙建筑均被拆除,然后在木墙底座的基础上进行大面积加工。三百多名矿工rì夜赶班加,终于在三个星期以内完成了所有工作。只是接下来的一步就较为耗时耗力,那就是在现在的基础上对石墙进行加厚和加高处理。

    现在,在唐安城的城楼左右两边左右不足两米的普通矮墙,尚且还达不到扩建后的城楼身高五米之高的一半。

    夏亚为此调集了大部分矿工资源,对全唐安城展开了为期两个月的大型扩建项目。其中他动用了唐安城内专业矿工超过三百人,普通唐民五百人,除去负责继续挖矿和采集木头外,这些矿工必须rì夜三班倒轮流进行工作。

    但是夏亚此举却遭到了魏征的极力反对,他认为这样是劳民伤财。就目前唐安城的状况而言,应当以军事和内需为主,城墙扩建这些属于工部管理的事情理应先往后推一推。等到唐安城有足够的人才来管理城市后,再进行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和扩建。

    可是夏亚却一意孤行,他认为如果一座城市没有足够宽厚的城墙,可以抵御敌人成百上千的jīng锐,那么即使自己这一方的军队再多也是白搭。

    夏亚仔细和魏征讲解了关于自己对战争的认识,千言万语归到一句话。

    一旦战争是爆发在自己的领土内,对自己这一方的城池造成了额外损伤,那么不管最后的战争结果如何自己这边就先输了!

    这不是有那样一句话么?抗敌与国门之外!就是这么回事。

    但目前唐安城的国家地界还仅仅限于城池坐落的地面面积,所以更加需要加固城门城墙,要不然一旦敌人打进来了。别管你怎么打,终归是在自己家里面!甭管打死打伤,最后心疼的还不是自己么?

    所以城墙要加固,军事要发展,内务要安顿好!三手都要抓,都要硬都要狠!

    魏征被夏亚一通理论气的七窍生烟,感情现在不是您老在管内务了,那天天往内务府送信报的人都快吧内务府的大门给踩破了!现在魏征已经是在超负荷的工作了,三个分配给他的内务官几乎一个人在做着五个人的工作量。一天两天还行,可这都快半个多月了哪能受得了?

    魏征认为这样下去迟早要出问题,所以干脆就进言夏亚,要么他给自己多找几个部下分担压力,要么你就别想一口气吃成个胖子给我一步步来!

    “二选一,你不选我就不走了!”

    夏亚当场就被魏征有些老顽童的表现给气乐了。他也没办法,谁让那天夜里的刺激给予夏亚的打击太大了。现在只要唐安城的武力一rì没有扩建起来,夏亚就一天睡不安稳。

    但是仔细考虑一下关于魏征的提议后,夏亚也的确了解内务杂事繁多,想要处置得当不仅累人而且费神。所以夏亚就干脆这样安慰魏征,只要他们能够挺过这段时间的辛苦,夏亚保证给予那些为了大唐付出过的人满意的奖励。大唐不是剥削者,而是一个慷慨的帝国。只要你为它付出过什么,那么你将得到十倍的回报。

    名誉?声望?还是金钱?都可以,只要你为自己的祖国付出过,那大唐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魏征对夏亚的回答评价是:“一堆空话!但……尚且顺耳。”

    其实魏征本身并不打算来此抱怨什么,只是他在内务府的工作当中已经感觉到了颇大的压力。连他这个千年闻名的贤臣都感觉到压力巨大的工作量,更何况他手下的那帮官员了?

    古人云:民有怨,天可翻。官有怨,朝不保。

    意思就是人民一旦有了怨言就会天翻地覆,而官员群体一旦有了怨言就会造成社会动荡,乃至朝代更替都是有可能的。君不见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那次不是咱们内部出了问题随后扩散到整个中原?

    魏征乃天下闻名的贤臣,自然洞悉其中的厉害。所以这次他一是来讨个法,而是来打听下夏亚的态度。结果得知夏亚并没有忘记那些为了大唐复兴而默默付出的官员们后,魏征也就心安理得的就放下了一桩心事。

    回去后,魏征将夏亚的话原封不动的还给了那群官员。而那些人还真就是吃这一套。做人累死累活的工作图个啥?不就是名权利么?既然唐王都亲口这样承诺了,那底下的人也不好再抱怨什么。不就是辛苦么?干他娘的!

    于是,接下来的一个多月中内务府始终保持着令人赞叹的速度整顿内需……

    但是夏亚这边的问题还没有结束。

    就在夏亚刚送走魏征没有多久。负责军事强化的秦太就又找上了门。

    原来,秦太和一干部下骑着快马前往当初夏亚在地图上标示的三个红圈地实地勘测了一番。结果他们发现,这三个地不仅地势险要而且更为难得的是他们竟然是一分三然后再三合一的一条崎道。

    这就好比是一根绳子中间吊着一个葫芦,从葫芦里穿过的绳子被分成了三段,而出来后却又变成了同一根。而那三个品字型的山头,刚好就处于葫芦身上的前左右占据着天然的有利地形。

    秦太来这里就是请夏亚一起去实地勘探一次,然后好决定是否要在这片通往唐安城的必经之路上建立起第一座“大唐城关”。

    只要秦太的意图后,夏亚立刻答应然后牵出自己好久不见的宝马“迅影追风”。

    迅影追风刚从王府后院牵出来的时候可是好大一阵不高兴,它用马头亲昵的碰撞着夏亚,仿佛是在责怪他为何要将它锁起来那么旧一样。

    夏亚轻笑一声,用手轻轻的捋着迅影追风的鬃毛并且向它轻声道歉。

    离开唐安城后,从西门出发一路前行!唐安城虽然城有四门,但是能够真正前往外界的只有一条通路那就是从西边。

    跋山涉水对迅影追风这等名马根本不在话下,几个腾跃间就离开原地十几米开外几乎堪称急速。而且这还是在树枝茂密的森林里,果然不愧是一匹名马。不过可惜就苦了秦太等人,他们骑得都是从敌人手里抢来的战马或者是驮马。那里比得上迅影追风这等极品。

    结果是夏亚都到了地方后,还等了秦太等人十几分钟才看到他们气喘吁吁的赶了上来。

    “大…大人,果然是天资过人竟然能够得到此等宝马!”秦太累的够呛。但他看着迅影追风的眼神可是毫不加掩饰的一股嫉妒啊。

    自古军人就爱三样东西,宝马,宝剑,美人。秦太不仅是一名军人,更是军中jīng锐对于名剑名马的执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所以一般情况下而言,夏亚是严禁不准这货接近迅影追风三米以内的……

    到了地。

    夏亚从迅影追风的背上跳下来,双脚刚刚落地,迎面就吹来一阵刺骨的寒风。

    “嘶。”夏**不自禁的倒抽了一口冷气。

    现在,夏亚和秦太等人的位置是距离地面海拔三百多米的一座山头上。这座山头是位于“葫芦谷”(夏亚称呼)的最中心,同时也是三个山头当中唯一一个居于葫芦谷内部的山头。

    这座山头不仅海拔高达百米,而且前方地形险要,以峻峭的山体断谷居多。

    左右两侧是偏僻的道,周围树木茂密。但是从山头上往下看,却所有情况都可以一目了然。如果唐军是占据这里向下面的敌人发动进攻,夏亚保证只要有足够的弓箭手,就能以一敌百事半功倍。甚至是在不平等条件下,两千唐军足以依靠地形优势硬撼甚至是拖死上万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