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杨德顺打开院门,就看见杨小五站在门口。

    虽然这个杨小五也姓杨,但和杨宇一家并没有亲戚关系。

    大家都在同一个生产队,平日里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虽然谈不上关系有多好,但是碰面了打个招呼是应该要有的。

    “在咧,前天回来的,你找他干啥?”

    从杨德顺的脸色可以看出,他对这个杨小五似乎还有些意见。

    这时,杨宇也走到了院子门口,根据记忆,他知道这个杨小五是他小学同学。

    “二宇子哥,在家咧?”

    见到杨宇走过来,杨小五马上上前打招呼。

    “是小五啊,有啥事儿吗?”

    杨宇有些疑惑,这杨小五虽然是杨宇的小学同学,可他和杨小五之间的关系却并不怎么好。

    杨小五在家里排行老五,上面还有三个哥哥三个嫂子以及一个还没出嫁的姐姐。

    在集体化生产时代,杨小五家的壮年劳动力多,每年能分配到的生活物资就充足,所以在杨宇之前,一直是生产队里所谓的大户人家。

    而当时杨宇一家只有四口人,杨宇他哥当时也才十三四岁,所以劳动力只有杨德顺夫妇两个人。

    除了一家人的生活,他们还要负担杨宇他们兄弟俩的学费,所以杨宇家在当时是地地道道的贫农。

    而那个年代虽然是集体化生产,但始终还是讲究个贫富阶级观念。

    于是富人家的孩子一般是不会和穷人家的孩子打交道,这也就导致了杨宇当年没几个好朋友,家庭同样贫困的张大猛算一个。

    “额……是这样的……二宇子哥……”

    “小五兄弟,你还没吃早饭吧?来来来!有啥事儿也得先把饭吃了!不过咱就随意一点!遇上啥就吃啥!”

    杨小五扭扭捏捏地刚想说点什么,就被杨宇打断了,搭着杨小五的肩膀,就往堂屋里走去。

    虽然以前关系并不好,可此杨宇非彼杨宇,深知冤家宜结不宜解,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好了。

    两人刚刚走进堂屋,就看见张大猛一个人坐在饭桌子上大口扒拉饭菜。

    在看看饭桌子上摆着的一大盆回锅肉和香喷喷的白米饭,杨小五忍不住地吞口水,听杨宇之前的口气这还是随便吃的!要是他认真准备,那该吃啥?

    虽然杨小五家在生产队属于富农,比别家过得好,可天天白米饭加肉也是不可能的,特别是肉,一般也只能逢年过节或者来客人了才能吃点。

    见到杨小五进屋,刘玉容脸色也没多好,不过还是转身回灶房取了碗筷过来。

    “二宇,你出来一趟。”

    杨宇刚刚吃上饭,杨德顺就在院里招呼杨宇出去。

    “爸,咋的了?”

    腮帮子鼓鼓的嚼着饭菜,杨宇满嘴油光地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