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几人都是一惊,只有杨能看起来比较轻松,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中。

    仔细看来,木盒已经很是破旧,但却毫不影响它的内敛和精致。

    暗红色木盒,神韵内秀,即使是在昏暗的石屋内,也似有幽幽微光映出,一眼就能看出盒子内的东西定然不凡。

    几个人都盯着木盒看,即使是见多识广的吴双,也被木盒的神韵所打动,目光深深陷了进去,不知道这里面装的是什么?是否有危险?

    “你怎么还给他跪下了?”杨凡率先问道,“这木盒又是做什么用的?”

    杨能向旁边挪动了一下身体,让出了他刚才跪着的一块空地,细看之下,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你们注意观察,跪着的老者正对着的方向并不是蛇坨国国王,而是要稍微偏右一点。也就是说,老头的旁边还应该跪着一个人。”杨能分析道,“如果蛇坨国国王想要给后来的人留下一些提示,那他也一定是留给尊重他的人,想到这些,我才给他跪了下来。”

    说罢,他又苦笑了两声,然后示意几个人靠后,他准备要打开木盒。

    “师哥,还是我来吧……”大东也蹲了下来,想要抢着打开木盒。

    “不用担心,让你们靠后只是以防万一,不会有事的,虎毒不食子。蛇坨国国王认为给他磕头的定是他的后人,想必不会有什么危险。”杨能的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

    他们都向后退了几步,毕竟在这些人当中,杨能的技艺和经验都是最好的,他要是不成,别人就更不成了。

    见他们都向后退去,他才单手握着短刀,插进了木盒当中。稍一用力,木盒就分成了两半,盒盖落在地上。

    等了一下,并未发现有什么异常,他们才慢慢向木盒靠近。

    暗红色木盒中装着一块刻满了字的牛皮纸,旁边放着一个半透明的笛子,整个笛子晶莹剔透,没有一丝杂质,不知道是用什么材质制成的。

    “快看,这尸体……”大东大声嚷道。

    几个人顺着大东的目光望去,发现刚才还与活人没有两样的尸体,此时已经完全化为两堆白骨,身上还撑着生前的衣服,如同两个晾衣架一般。

    “别慌,应该是因为我们取出了木盒,所以尸体才风化的。”杨能解释道,“我以前也听说过类似的事情,死尸在生前服用了某些药物,保证尸体死后不腐。但只要碰到某些触发事件,药物就会失效,尸体也会立即风化。”

    说着话,杨能又走到了刚才跪着的位置,冲着已经风化的尸体,鞠了一躬。然后就蹲下身子,从木盒里取出已经泛黄的牛皮纸。

    仔细观察下,木盒里装的并不是一整张牛皮纸,而是半张,其余部分已经不知去向。

    半张牛皮纸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记录的正是蛇陀国的历史。

    蛇陀国的文字源自古代汉语,后又经过蛇陀国人的自行改进,与古汉语又有了一些分歧,但多数字词还是通用的,也能够看明白。

    ……

    通过这半卷牛皮历史,他们拼凑出一段不为人知的蛇陀国历史。而且,这半卷记载的正是蛇陀国如何亡国的部分:

    蛇陀国本是西北方一处小国,始终臣服于中土之国。数千年来,王朝更替,蛇陀国依旧年年向着中土之国进贡称臣。

    由于其国力过于弱小,周边国家也从未把它放在眼里,更没有发动过侵略战争。

    又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蛇陀国的国力达到了顶峰,在周围的诸多小国中,也算是首屈一指的,但要是和同时期早已定鼎中原的李唐王朝相比,还是有天壤之别的。

    公元六百四十八年,上官邑在位期间,蛇陀国却突然遭遇大变。

    忽有一日,有两路大军围攻蛇陀国都城,蛇都。其中一路是由唐朝大将军蔡定国率领的震边铁骑,另一路兵马则是戴着铁制面具的神秘人,被称为铁面军

    唐军此次发兵目的,就是为了让蛇陀国皇帝上官邑交出国宝紫金钵盂。

    但此时,紫金钵盂早已经不在蛇陀国之内,已经遗失数年。唐军和铁面军自然不信,便率军攻城,双方短兵相接。

    蛇陀国虽然还算兵强马壮,但与大唐军队相比,却是不堪一击,再加上有铁面军助阵,蛇陀国短短三日就被攻破了都城。

    城破之后,上官邑率领残部一路向东逃窜,铁面军和唐军则是一路追杀,将蛇陀国残部逼入了秦岭大山。

    蛇陀国人,最擅训蛇。一入秦岭,如同虎归山林。进入秦岭大山后,上官邑率军与铁面军和唐军周旋,又借助山林中的群蛇与其短兵相接。最终,铁面军和唐军不敌,溃散逃走。

    自此,上官邑便于秦岭中另建了临时朝堂,积蓄力量,意图找准时机,反攻蛇都,重新复国。

    虽在原始大山之中,唐军不能奈何蛇陀国军民。但秦岭深处,毕竟地少人稀,根本不适合富国强兵,蛇陀国国力日渐衰微,上官邑手中仅剩下几千兵马,其余旧部或是被杀,或是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