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小筠从杨十七的话里得到一个信息,之前杀她的人可能就是长房长媳成氏,那一锭金子就是酬金。

    可惜,那妇人被杨大毛一脚给踢死了,也查不出是谁买的成氏杀她。

    “哼,欠债还银,欠命还命,这个仇我是一定要报,我不管买凶来杀我的人是谁。”小筠暗暗发誓。

    族里那几房人,先前在四处寻那五两金子的下落,今天又在办丧事,没有人来看着小筠几兄妹去了哪里。

    小筠换了三哥的衣衫,长发束在头顶,戴着一顶竹编帽,将眉眼遮住,扮成男孩子,跟在三位哥哥身边。

    春兰也扮成男子,陪着小姐,一起往后山而去。

    小筠家在村后的一厢五间带两个耳房的破屋,过去长房用来堆放干柴,养牛的地方。

    以前刚建杨家村时很穷,族长住的是泥草房,别的族人住的地方就更破落。

    杨洁筠的爹杨信翰为尚书之后,回家买了田地,又建了宅子,修了祖屋。

    一个村的人都得了杨信翰的眷顾。

    族长一家和族人一直拿杨信翰来膜拜,后因一件事起了嫌隙。

    族长想让自己的长子杨大毛跟在杨信翰的身边,以后混个一官半职,那样长房也有荣光。

    哪知,杨大毛跟在杨信翰身边不久,就仗势欺人。

    他动不动在外同人扬言,“我叔父是将军,是兵部尚书,老子打死你活该。”

    杨信翰得知此事后,当即就派人将杨大毛送回乡下。

    为了弥补长房,杨信翰出银为族长修了三进院的宅子。

    “兄长,大侄儿还是在家里安全。”杨信翰道,他没好直说,就杨大毛这不知天高地厚的性格,在京城要不了几天,就得被人给打死。

    在京城里,尚书这个官职根本不算什么。封侯爵、公爵的有近二三十家,亲王有十几个,皇亲国戚数也数不过来,何况还有那些一品二品官。

    在京城比官大,仗势欺人,只能是自寻死路,还为家族惹下大祸。

    乡下的这些族人根本不知道这些道理,只认为是二房不想助长房得一官半职。

    从那后,族长心中很不满二房的杨信翰。

    在杨信翰被流放,家人回了杨家村后,族长一家人带头欺侮小筠全家。

    族人们也跟着族长欺侮二房,抢占二房的财物。

    小筠走在乡间路上,一边四处观察,一边问:“哥哥,县城离这里有多远?”

    二哥说,“走一个时辰。”

    大哥道:“要是坐隔壁的牛车那就快。”

    小筠又问:“附近有多少村?”

    “有七八个村,有上田村,下田村,周族村,方家村……”二哥数了起来。

    他从小学功夫,身手好,一人能敌好几人,在乡下四处跑,林氏对二儿子很放心。

    像大哥和三哥不会功夫,林氏不放心,不让他们走太远。

    小筠只能呆在村里,她自己也不想四处走。

    小筠将附近的村打听清楚后,又问:“这些村民平日需要买的是什么东西?”

    三位哥哥皆摇头,“不知道。”

    他们从没买过东西,除了知道家里缺的是银子,别的都不清楚。

    “小姐,奴知道。”春兰数了几样,“盐、糖、茶,还有针线。”

    她又道:“村民买的东西都是最便宜的。”

    杨洁筠转头冲春兰笑着道:“知道了,春兰。”

    小筠打量了春兰几眼,这个丫鬟干干瘦瘦,瓜子脸,五官清秀,鼻尖上有一颗很小的痣,走近才能看得清楚。

    春兰比自己小两岁,吃苦勤快,又极为忠心。

    小筠又想到,记忆中,她还有几个丫鬟和婆子,大丫鬟有四个。

    在尚书府被抄后,有的下人被发卖,有的自己拿着赎回的卖身契离开,只有春兰一家留了下来。